铺装步道和骑行道,加紧绿化种植的收尾工作,公共厕所、停车场等基础设施配套加快施工,昨天,记者在锦城绿道花田湿地段看到,作为全市锦城绿道建设的重要一段,该段的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最快春节前,这里将为广大市民呈现出一条亲近自然、有益身心的绿道。而这,也是日前举行的成都市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大会提出实施天府锦城生态公园等11项重点工程的生动缩影。成都市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大会明确,天府锦城生态公园以500公里天府绿道网络为骨架,建设开放式、多功能环状生态公园,将在充分尊重和保护生态本底的基础上,展现天府文化的蜀川画卷,重点发展生态体验、旅游休闲、户外娱乐等绿色服务。
而记者在近日的采访中了解到,作为这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龙泉驿段的花田湿地、玉石等片区正加快建设,亮点纷呈。
建85公里城市生态景观带
东边林果色斑斓
依托133.11平方公里环城生态区,建设展现天府文化、体现国际水准的天府绿道和描绘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蜀川画卷,打造以人为中心、以绿道为主线、以生态为本底、以田园为基调、以文化为特色的开放式、多功能的环状生态公园,形成85公里长城市生态景观带——记者从市建委了解到,在新的一年,天府锦城生态公园的规划建设思路已经出炉。
不久的将来,在绕城高速一圈,市民会看见“西边田园花为径,东边林果色斑斓;稻麦黍菜皆为景,湖光山色扑面来”的景色。
据市建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天府锦城生态公园将形成“5421”体系,即500公里绿道——200公里一级绿道和300公里二级绿道构成的主干绿道,与城市慢行系统无缝接驳;4级配套服务体系——特色小镇形态的一级驿站、特色园区形态的二级驿站、林盘院落形态的三级驿站、亭楼小品形态的四级驿站;20平方公里水系格局——系统实施水环境整治和水系修复工程,重塑河流、湖塘、湿地、沟渠构成的天府平原水系格局,全面贯彻海绵城市建设理念;100平方公里生态景观农业区——以景观化方式建设的35.2平方公里基本农田、66平方公里耕地。
与此同时,项目中还将规划形成分散式出入口118个、停车位12.69万个、文化设施640处、体育设施1050处、旅游配套设施410处,与城市融合的公共交通、水电气讯网基础设施、智能系统等基础配套体系。
年内天府锦城生态公园动作多
东边片区已初具雏形
薰衣草、鼠尾草、马英丹等花草交相辉映;柚子树、桃树、李树等果树大面积种植……在大面境内的玉石湿地,已是一派初见雏形的景象。“玉石湿地面积约900亩,规划建设1级绿道1.5公里、2级绿道3公里,通过跨成渝桥北接青龙湖,通过跨驿都大道桥南接花田湿地。东风渠在此蜿蜒而过。我们将在标准绿道、景观农田、经济果林、湖塘湿地、活动空间、配套服务、文化展示、慢行系统接驳等各方面进行建设。”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
根据规划,玉石湿地将贯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同步开展区域自然生态修复提升和功能完善,利用现状地形特点,以生态修复的方式塑造坡、坝、堤、溪等环境;根据区域传统和土质,以观赏园艺手法种植桃、李、杏、枇杷等果林,配以花田林盘形态,形成果林、绿地、菜地结合现代都市观光农业功能,向市民提供可进入体验活动的空间。
在花田湿地段,锦城绿道的建设也在加紧进行中,3.3公里的一级绿道已经基本建好,各种绿化种植也进入后期增补和维护阶段,即将与广大市民见面。
而位于我区境内的青龙湖,则是天府锦城生态公园东面的一颗“明珠”。其总面积约10780亩,湖区内湖泊、湿地、林地、草地众多,生态本底丰富,总体规划打造为形态、业态、文态、生态“四态合一”的“国际湿地瑰宝,成都生态名片”;目前一期建设已经完成,二期建设将于后续启动。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