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阶段,2013年至今。2013年11月,民航首次放开31条国内航线的价格上限,民航运价市场化改革提速,此后,实行市场调节价的航线数量逐步增加。
“去年底的改革有标志性意义。”李晓津说。此次放开的航线不仅数量可观,占有市场份额也大,影响面更广。“此前放开的航线多是800公里以下的短途航线以及800公里以上与高铁动车组形成竞争的航线,此次放开的航线则是有5家以上(含5家)航空运输企业参与运营的航线,包含了众多热门航线。”比如全球最繁忙航线排行榜中前20位中的6条,北京—上海、北京—广州、北京—深圳、上海—深圳、上海—广州及成都—北京,还有诸如成都—拉萨等省会城市之间往来的航线。
此次改革的步伐也紧扣着我国民航运价改革的时间表。2015年出台的《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推进民航运输价格和收费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改革目标:“到2017年,民航竞争性环节运输价格和收费基本放开。到2020年,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基本完善,科学、规范、透明的价格监管体系基本建立”。
李晓津认为,中国民航运输规模已经连续12年稳居世界第二,近几年民航发展稳中有进,无论是安全形势、服务水平还是保障能力都在不断提升,相比之前“小步快走”的节奏,此次改革有质的飞跃,同时也有平稳进行的环境和条件,“民航价改2020年的目标有望实现”。
整体票价不会普遍上涨
此前放开定价的航线,近几年的实际票价有涨有跌,两极分化
随着放开定价的范围越来越大,国内航线机票会不会大面积涨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