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刘可佳介绍,规划分近期目标、远期目标、远景目标。近期目标截止到2025年,会围绕全域增绿,完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框架,主体指标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实现城市绿地率41.5%(现状36.49%),绿化覆盖率45.5%(现状41.39%),人均公园绿地15.5平方米(现状14.23平方米)。
根据远期目标,到2035年,成都将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2035年之后,成都则将全面完善绿地系统、提高已建设绿地的质量,以水为脉,以绿为美,以人为本,建成绿量充沛、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生物多样、景观优美、特色鲜明的城市绿地系统。
不仅是风景,更是人文风貌
中心城区、东部新城将新增50座公园
有一种生活美学叫成都。城市绿地带来的不仅是美的享受,更是人民生活品质的提档升级,一个极具文化韵味、景色怡人、匠心独运的生态环境,其中更是少不了成都独有的“巴蜀韵味”和“绿色园艺”。
“以三环熊猫绿道为例,熊猫元素的地面铺装等,将绿道和成都本地文化结合在一起。”陈明坤告诉记者,绿道除了生态价值,还将构筑新的消费场景。
据了解,成都绿地规划的特色和亮点可用“三性三化”来概括,其中全域性是指以全域城乡的视野,通过生态要素和绿地空间的管控及绿地指标、生态文化特色塑造的引导,构建全域绿地系统,强调显整体性;系统性是指从五级绿化体系的构建强化系统性:均衡性是从公园、小游园和微绿地的空间布局和分区指标管控体现均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