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生存空间的挤压也恶化了学前教育的师资状况。致公党中央提交的一份提案中指出,“民办普惠性幼儿园收入全靠收取保教费用,在保教费用受到严格控制、园所各项支出得不到政府相应补贴的情形下,民办普惠性幼儿园投资者势必压低办园成本,增加投资收益,压缩普惠性幼儿园教师工资收入,且往往无五险一金,教师流动离职率较高。不仅如此,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常常出于控制成本的考虑,压缩教师培训开支,使部分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较慢”。
西南大学教育政策研究所2016年的一份研究报告预测,2019年学前教育阶段将因“全面二孩”政策新增适龄幼儿接近600万人,2020年将新增1100万人左右。新增学龄人口在2021年将达到峰值1500万人左右,预计2021年,幼儿园缺口近11万所,幼儿教师和保育员缺口超过300万人。
在刘焱委员看来,我国幼儿教师队伍的现状是数量不足、素质不高、待遇偏低,这3个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制约我国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瓶颈,它们多年来相互作用,已经成为环环相扣的因果循环链。只有打破这个循环链,才能建设一支“高素质善保教的教师队伍”。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教师资源当属学前教育中最宝贵的资源。朱永新委员说:“教育的问题到最后就是谁站在讲台前,谁就决定孩子的命运,谁就决定教育品质,所以最关键的是要提高学前教师的素质。”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办好一批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和若干所幼儿师范学院,支持师范院校设立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幼儿为本、才艺兼备、擅长保教的高水平幼儿园教师。创新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前移培养起点,大力培养初中毕业起点的五年制专科层次幼儿园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