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新闻:扶贫增收 村民有了幸福感

发布时间:2017-10-21 02:53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扶贫增收 村民有了幸福感由成都新闻网采编:扶贫增收村民有了幸福感 (记者宁倩)再过一段时间,田里的豇豆就成熟了,又将给我带来一大笔收入。站在一人多高的豇豆田里,丽春镇花草村种植大户高晋看着自家豇豆的长势,喜上眉梢...

扶贫增收 村民有了幸福感

 

扶贫增收 村民有了幸福感

 

(记者 宁倩)“再过一段时间,田里的豇豆就成熟了,又将给我带来一大笔收入。”站在一人多高的豇豆田里,丽春镇花草村种植大户高晋看着自家豇豆的长势,喜上眉梢。

2013年,丽春镇花草村被认定为成都市第三轮第一批相对贫困村。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已于2015年底顺利脱贫。

我市第三轮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始终坚持以产业扶持为重点,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不断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全市650余户相对贫困户、13个相对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不断提升。

 

增收致富   收入翻了好几番

 

几年前,由于村里路不通,蔬菜卖不出去,高晋只能像其他村民一样,在自家7亩多地里种上水稻、小麦、油菜等粮食作物,一年的收成才三、四千元。

2011年,看到附近村的村民卖菜秧赚了钱,高晋便尝试自己培育菜秧,并在自家田里种上了莴笋、莲花白、棒菜等经济作物。一年下来的收入比种植粮食作物多了3倍,让他尝到了甜头。2012年,通过流转周边农户的闲置土地,高晋着手大规模种植土豆,一年的收入达到了30余万元。

2013年以前,村内的道路只有1.5米宽,连汽车都开不进去,村民只有通过火三轮将地里的蔬菜运到天彭镇白庙子蔬菜批发市场。村里沟渠缺乏,庄稼需要人工灌溉。自2013年被认定为相对贫困村以来,在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帮助下,花草村新建水泥道路10公里,沟渠2万米。“现在我们村的路加宽了,只要我打一个电话,成都的菜贩直接开着汽车就到我田里收菜,价格比在白庙子蔬菜批发市场的还要高。”高晋告诉记者。

扶贫增收 村民有了幸福感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