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新闻:彭州的美丽面孔:古迹建筑应有尽有 奇花异草各具特色(3)

发布时间:2017-12-05 10:21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彭州的美丽面孔:古迹建筑应有尽有 奇花异草各具特色(3)由成都新闻网采编:蜀地多泉,盆地周围丘陵因隆起降水渗透,加上茂密的植被储蓄水量,地下水顺岩层倾斜方向流动,遇侵入岩体阻拦,承压水出露地表,形成泉水,盆地的...

蜀地多泉,盆地周围丘陵因隆起降水渗透,加上茂密的植被储蓄水量,地下水顺岩层倾斜方向流动,遇侵入岩体阻拦,承压水出露地表,形成泉水,盆地的涌泉多属于岩溶泉类型。彭州一带,水脉纵横,以总舵的泉点,丰沛的水量、优异的水质,以及当地风土人情的滋润,形成了深厚的泉水文化。三昧水、寿阳泉、观音泉、五珠泉等数以百计的泉水散落在彭州各地,赋予天彭鲜活的灵气和迷人的魅力。

在彭州九陇山上,一眼名泉定下了当地泉水文化的基调。盛唐时期,相传悟达国师在一个寺庙遇到一个病僧,那病僧身上长疮,臭秽难闻,旁人避而远之,唯有悟达国师怜悯他照顾他。等那病僧好了之后,与悟达国师道别时说:“他日有难,可到四川彭州九陇山找我,那山上有两棵松树并连为记。”后来,悟达国师膝盖上突生“人面疮”,眉目口齿俱备。每次用饮食喂他,都能像人一样开口吞啖。悟达国师遍请名医,均束手无策,后来想起当日那个病僧,遂寻访至彭州。那僧人告知用山岩下清泉洗濯面疮即可。悟达国师跪在泉前,用泉水洗之,痛彻骨髓,当即昏厥在地。醒来后,发现面疮已痊愈,那僧人也不知去向。于是,悟达国师就在泉水旁修行,从此不再出山。所谓“三昧水忏”,就是悟达国师传下来的。

如今,三昧泉水仍渭流不息,恩泽后人。九陇山上的三昧水圣地,其实是上三昧、中三昧、下三昧寺庙的统称。寺院里一尊尊充满宗教和神话色彩的石刻像,从唐代一直延续到清末,集成了规模庞大的千佛崖石像群。

如果说三昧泉水仙气十足,那么散布在彭州升平、九尺、濛阳等镇田间地头的上百口泉眼,可谓“接地气”。

彭州的美丽面孔:古迹建筑应有尽有 奇花异草各具特色(3)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