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新闻:【调研】关于移风易俗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4)

发布时间:2017-12-08 14:04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调研】关于移风易俗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4)由成都新闻网采编:(二)部分农民缺乏健康精神追求,传统思想观念根深蒂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部分农民受传统思想影响,缺乏健...

  (二)部分农民缺乏健康精神追求,传统思想观念根深蒂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部分农民受传统思想影响,缺乏健康的精神追求,心理过于世俗化,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奢靡之风随之日益严重,一些地方封建迷信、腐朽思想、陈规陋习等不良现象又逐渐抬头。极少数家庭经济条件再差,但虚荣心作祟,对红、白喜事讲排场,好面子,大操大办,人生价值观严重错位。部分农民沉迷麻将,对时政不闻不问,对生产生活得过且过,对家人态度冷漠。这些风俗习惯加剧了农民思想观念的落后。如果先进的文化再不进村,传统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农村落后的风俗习惯转变将更加乏力。

 

  (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跟不上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活动受限。由于农村自然条件、经济条件、认识程度不一致等原因,造成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不一样。部分乡村由于受经济条件制约,硬件建设投入少,文化阵地少,设施老化,无法发挥作用,如同虚设。对于逐步富裕起来的农民,他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在无处可去无法可乐的情况下,赌博、酗酒以及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乘虚而入,侵蚀人们的思想。由于场地受限、活动经费筹资渠道单一,管理人员对文化生活作用认识不到位,一些演出队基本处于停演状态,社区文化活动难以有效开展,农村群众精神生活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四、思路对策

 

  (一)强化农村移风易俗机制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实行乡镇(街道)党(工)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区文明办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及时完善管理办法,把抓好移风易俗推进婚丧嫁娶简办、破除社会化封建迷信作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件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重点部署,积极推进。各村(社区)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可实施的农村移风易俗规范性管理办法,罗列并筛选出重点、突出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方案。把反对铺张浪费、婚丧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作为相关制度和村规民约的重要内容,带动广大群众自觉遵守村规民约,不断转变大操大办的不良社会习俗。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正面引导,对陈规陋习、不文明行为等反面典型进行新闻媒体曝光,形成社会关注。

 

【调研】关于移风易俗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4)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