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新闻:【青史宝鉴】龟蛙斗拱座【汉代】

发布时间:2018-01-06 23:36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青史宝鉴】龟蛙斗拱座【汉代】由成都新闻网采编:2018-01-04 20:00| 发布者: 高雪| 查看: 33|原作者: 曾好 韩会 摘要:龟蛙斗拱座,汉代,1996年出土于大同镇跃进村,国家三级文物。长47.1厘米,宽35.5厘米,高61厘米。 龟蛙斗拱座,汉代,1996年出土于...
2018-01-04 20:00| 发布者: 高雪| 查看: 33|原作者: 曾好 韩会

摘要:龟蛙斗拱座,汉代,1996年出土于大同镇跃进村,国家三级文物。长47.1厘米,宽35.5厘米,高61厘米。

  

【青史宝鉴】龟蛙斗拱座【汉代】

 

  龟蛙斗拱座,汉代,1996年出土于大同镇跃进村,国家三级文物。长47.1厘米,宽35.5厘米,高61厘米。

 

  座台分三层,由上而下分别是西王母、蛙和龟。底层为一龟,龟背上立一蛙,蛙背上塑一斗拱,斗拱中间浅浮雕有西王母造像。西王母拱手拢袖,端坐于龙虎座上,头上有三足乌,身下有九尾狐,左右两侧各有一人蹲坐在兽头之上,表面有涂朱痕迹。龟、蛙、三足乌、九尾狐都是汉代人们观念中的祥禽瑞兽,有延年益寿、多子多福、驱邪避祸的寓意。

 

  龟蛙斗拱座左右两侧各蹲坐一人,伸出的手部已经残缺,其左右对称的造型,与成都巴蜀汉陶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西王母陶灯较为类似,该灯中层西王母塑像的左右两侧各站立一人,伸出的手中各插一灯盘。由此推测,龟蛙斗拱座上两人伸出的手中可能原本也各插了一个灯盘,其用途应该是陶灯。

 

  在盛行厚葬的汉代,陶灯并不是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而生产的,而是用在墓葬中的重要冥器。因为彼世是黑暗的,陶灯能给另一世界带来光明,所以陶灯即便是在造型上也不是为现实生活服务,而是要寄寓此世的人们对另一世界的认知。各地的陶灯造型各异,陶灯造型的地域性反映出地域化的丧葬观和灵魂观。文

 

 

来源:新青白江报

来源:新青白江报

自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青史宝鉴】龟蛙斗拱座【汉代】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