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新闻:【青史宝鉴】陶狗

发布时间:2018-03-23 05:13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青史宝鉴】陶狗由成都新闻网采编:2018-03-22 19:13| 发布者: 白桂斌| 查看: 22|原作者: 曾好 韩会 摘要:陶狗,汉代,出土于大同镇跃进村,长32厘米,宽11.9厘米,高26.5厘米。 陶狗,汉代,出土于大同镇跃进村,长32厘米,宽11.9厘米...
2018-03-22 19:13| 发布者: 白桂斌| 查看: 22|原作者: 曾好 韩会

摘要:陶狗,汉代,出土于大同镇跃进村,长32厘米,宽11.9厘米,高26.5厘米。

 

【青史宝鉴】陶狗

 

  陶狗,汉代,出土于大同镇跃进村,长32厘米,宽11.9厘米,高26.5厘米。

 

  狗是我国最早最普遍的被驯化的家畜之一,中国古代的“六畜”就分别是狗、猪、羊、牛、马、鸡。早在石器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养狗了。例如在距今约7000~6500年的浙江余姚县(今为浙江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发现有狗的骨架。《周礼》记载周朝设有犬人官职,专司相犬牵扯犬以供祭祀。汉代朝廷则设有狗监,是掌管皇帝猎犬的官员。在汉代人们畜养家犬已十分普遍,因此在汉墓中出现了大量的陶狗。此件陶狗体型壮硕、形象生动,戴有项圈表示它是一只看家护院或是用于狩猎的猎犬。

 

  几千年来,狗以其勇敢顽强、忠心耿耿的品质成为了人类最好的助手与朋友。

 

 

 

来源:新青白江报

  陶狗【汉代】

 

  陶狗,汉代,出土于大同镇跃进村,长32厘米,宽11.9厘米,高26.5厘米。

 

  狗是我国最早最普遍的被驯化的家畜之一,中国古代的“六畜”就分别是狗、猪、羊、牛、马、鸡。早在石器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养狗了。例如在距今约7000~6500年的浙江余姚县(今为浙江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发现有狗的骨架。《周礼》记载周朝设有犬人官职,专司相犬牵扯犬以供祭祀。汉代朝廷则设有狗监,是掌管皇帝猎犬的官员。在汉代人们畜养家犬已十分普遍,因此在汉墓中出现了大量的陶狗。此件陶狗体型壮硕、形象生动,戴有项圈表示它是一只看家护院或是用于狩猎的猎犬。

 

  几千年来,狗以其勇敢顽强、忠心耿耿的品质成为了人类最好的助手与朋友。

 

  文/曾好韩会图/区博物馆

自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青史宝鉴】陶狗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