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新闻:回访援建故地(3)

发布时间:2018-05-11 05:31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回访援建故地(3)由成都新闻网采编:在彭石路与水仙路交汇处,有一条河水湍急的人民渠,在人民渠的一侧,坐落着一栋蓝灰色为主色调的高大建筑物,上面中药材天地网中国川芎电子交易中...

  在彭石路与水仙路交汇处,有一条河水湍急的人民渠,在人民渠的一侧,坐落着一栋蓝灰色为主色调的高大建筑物,上面“中药材天地网中国川芎电子交易中心”十几个大字十分醒目。“这里就是当年楠桥临时安置点所在地,我们的指挥部就设在彭石路与人民渠中间的绿化带上。”一到目的地,当年参与援建敖平镇的区建设局工作人员黄尚德就迫不及待地说。

 

  黄尚德告诉记者,“当时条件非常艰苦,没有房间宿舍,大家只能住帐篷。因为在彭石路边上,过往车辆很多,蚊子也非常多,根本睡不着,很多人都把车子开到河边上当临时住所,眯上一会儿瞌睡,随时准备开工。那时候,这个工地上每天都有数百人、近千辆工程车同时作业,大家都在赶工期,想的就是尽快把受灾群众安置进去。”

 

  “这个点占地92亩,当时需要搭建临时板房1000余套。青白江援建队大概是6月初入驻,入驻当天就投入了紧张的建设当中,可用‘不分昼夜’来形容。但是这个点最大的难度就是地势低洼,平均落差在八九十公分,全部需要用土石填起。”敖平镇党委委员段洪英告诉记者,“哪里来那么多的土石方,我们就把附近倒塌的墙砖楼板拉过来填。当时我们青白江的几家建筑公司和房地产公司也参与了进来。为了赶工期,青白江所有的商砼公司也都来支援这边的建设,一车一车地往这边拉混凝土。”黄尚德说。

 

回访援建故地(3)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