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新闻:把脉找“痛点” 对症开“药方”

发布时间:2018-06-08 16:34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把脉找“痛点” 对症开“药方”由成都新闻网采编:2018-06-08 16:17| 发布者: 廖祖伟 | 原作者: 罗冬梅 摘要:瞄准最优企业开业流程、最优企业开工流程“两个最优”,更加彻底地“放”、更加有效地“管”、更加精准地“服”。 环境是水,项目是...
2018-06-08 16:17| 发布者: 廖祖伟 | 原作者: 罗冬梅

摘要:瞄准最优企业开业流程、最优企业开工流程“两个最优”,更加彻底地“放”、更加有效地“管”、更加精准地“服”。

  环境是“水”,项目是“鱼”,放水才能养鱼。只有打造良好的投资营商环境,才能走出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之路。鉴于此,全区政务系统都在积极思考一个问题:影响企业开业与投资建设速度的痛点何在?从思考中我们发现了问题,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良方:瞄准最优企业开业流程、最优企业开工流程“两个最优”,更加彻底地“放”、更加有效地“管”、更加精准地“服”。

 

  “流程多,办事难”

 

  “昨天递交了申请、资料,今天就拿营业执照,省时省力速度快,最主要的是在工商部门登记以后,就不用再去其他部门办理相关证照了。”去年9月1日,我区正式实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成都溯风云商贸有限公司代表人胡涛从自贸区政务大厅领取了我区首张“多证合一”营业执照。

 

  成本更低、机会更多,这是不少企业纷纷落户青白江最朴素的理由。“但一跟企业聊起来,他们还是反映流程多,办事难。”区行政审批局为了弄清楚到底多在哪儿,难在哪儿,分赴各园区以及部分经营主体开展调研。

 

  张强申请开办小餐馆,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才开业。他先申领营业执照,此后还要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在此期间,要先后递交多次材料,其中法人身份证明、房屋租赁合同等材料需要重复提交。最后,还有开业前的现场踏勘。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张强颇为无奈。

 

  “以前做了一些‘偷偷摸摸’的事,有时也是迫不得已。”工业园区一家企业负责人说。过去,不是没有干过“先上车、后补票”的事儿。“从接到订单到生产再到交货,一般在两个月左右。如果不能及时接单并扩大产能,就意味着失去客户和市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竞争对手攻城略地。”

 

把脉找“痛点” 对症开“药方”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