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新闻:图书馆的变迁(2)

发布时间:2018-10-31 00:17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图书馆的变迁(2)由成都新闻网采编:1962年,区里的图书借阅工作由区文化馆负责,当年的藏书仅有6000册;直到1983年,区图书馆才正式建立。当时的馆舍面积仅有600平方米,房子也颇为老旧。...

  1962年,区里的图书借阅工作由区文化馆负责,当年的藏书仅有6000册;直到1983年,区图书馆才正式建立。当时的馆舍面积仅有600平方米,房子也颇为老旧。虽然环境艰苦,但爱读书的人特别多,你借我还,两三个管理员在借书台前忙得没时间坐下来休息。遇见书有破损,工作人员就用糨糊、信纸、剪刀修补。直到2002年7月,区图书馆才告别了低矮潮湿的危房,搬进了文体公园。

 

  如今,这一个我儿时向往的乐园,已经成长为了国家一级图书馆,面积更是扩大到了9500平方米,藏书量达到30万册,更有上百种的期刊和数十种报纸。如今的图书馆,从传统模式变为全开放、大开间、无间隔的“模数式”布局。作为青白江文献信息的中心,集大众化、数字化于一身的现代化公共图书馆,不仅在服务方式上实行“全面开放、免证进馆”,面向所有市民开放,并且和全市其余20座图书馆开通了“通借通还”。

 

  站在图书馆的门口,看着形形色色的人们进进出出,无一不是满怀欣喜地在书丛中流连,无一不是满带笑容抱着自己喜爱的书籍离开。宽阔而安静的阅览室里,整齐的书架和桌椅无不散发着格外诱人的魅力。馆里除了一排排整齐的书架、琳琅满目的图书和杂志,还开设了电子阅览室,让人们可以学习到更多的不同的知识。

 

  作为城市最基本的文化设施,区图书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强到好一步步艰难发展的历程,也是青白江人文化素养不断成长的过程。她既是人们学习的知识殿堂,也是城市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的重要象征。丰富的信息资源,让青白江区图书馆在青白江建设“魅力之城”文化战略的道路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来源:新青白江报

 

自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图书馆的变迁(2)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