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新闻:刘家祠堂200年

发布时间:2019-01-27 12:45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刘家祠堂200年由成都新闻网采编:2018-12-06 19:08| 发布者: 青白江区新闻中心 | 原作者: 邹世进 摘要:来到龙王镇梁湾村7组,穿过美丽的刘家大院往里走,一座年代久远的青瓦建筑映入眼帘。这座修建于清代嘉庆年间的客家刘氏祠堂,墙、...
2018-12-06 19:08| 发布者: 青白江区新闻中心 | 原作者: 邹世进

摘要:来到龙王镇梁湾村7组,穿过美丽的刘家大院往里走,一座年代久远的青瓦建筑映入眼帘。这座修建于清代嘉庆年间的客家刘氏祠堂,墙、门框、房梁、屋顶都被修善一新,成为龙王镇客家文化的重要景点。

  

  来到龙王镇梁湾村7组,穿过美丽的刘家大院往里走,一座年代久远的青瓦建筑映入眼帘。这座修建于清代嘉庆年间的客家刘氏祠堂,墙、门框、房梁、屋顶都被修善一新,成为龙王镇客家文化的重要景点。

 

  精准修缮 古建筑焕然一新

 

  刘家祠堂是典型的客家人宗祠祭祀建筑,坐北朝南,平面呈矩形,左右对称。结构形式为木穿斗、木抬梁、土夯墙混合结构,小青瓦屋顶,建筑面积719平方米,由上、中、下三堂两进构成。

 

  该祠堂修建于清代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是龙王镇仅存的一座老祠堂,目前上、中、下三堂主体结构保存完整,框槛、格扇、门保持原貌但部分损坏。由于年代久远,木结构出现腐朽虫蛀开裂现象,屋面也出现破损漏雨等情况,存在安全隐患。为此,龙王镇积极争取到了市级修缮资金20万元,聘请专业鉴定机构对该建筑进行检测鉴定,找准了建筑木结构、屋顶、墙体等构造的薄弱部位,于今年5月开始对刘家祠堂进行精准修缮,11月下旬竣工。此次修缮,不仅有效排除了安全隐患,还有效保护了该建筑的历史风貌,让刘家祠堂焕然一新。

 

  耕读传家 建祠堂光宗耀祖

 

  据刘氏家谱记载,这支刘氏族人,因位于龙王镇而被称为龙王刘氏,奉刘文聪为始祖。刘文聪第12世孙刘茂成率4个儿子,响应朝廷“湖广填四川”的号召,从广东兴宁县来到四川。清朝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刘茂成的曾孙刘耀龙从成都府简州黄土场(今龙泉驿区黄土镇)迁移到金堂县上元乡(今龙王镇梁湾村)。刘耀龙头脑灵活,善于经营,家境很快殷实起来。

 

刘家祠堂200年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