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新闻:中央纪委网站专评:三个监督全覆盖,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更加坚强有力(3)

发布时间:2018-03-27 12:18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中央纪委网站专评:三个监督全覆盖,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更加坚强有力(3)由成都新闻网采编:发挥探头和前哨作用,建设常驻不走的巡视组,实现派驻监督全覆盖。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

发挥“探头”和“前哨”作用,建设“常驻不走的巡视组”,实现派驻监督全覆盖。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实行统一名称、统一管理”。2015年1月,经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在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全国人大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全国政协机关等7家单位新设派驻纪检组,既有单独派驻,也有综合派驻,为实现派驻监督全覆盖先行先试,探索了路径。2016年初,根据《关于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的方案》要求,中央纪委新设置47家派驻机构,实现对139家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全覆盖。派驻监督全覆盖,增强了“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让监督就在身边,纪律就在眼前。各级纪委加强对派驻纪检组的领导,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约谈纪检组组长。强化对被监督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监督,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统筹选拔派驻干部,对不敢担当、不愿监督的进行组织调整,对失职失责的严肃问责。各省区市实现省级纪委全面派驻,稳步推进市地一级纪委派驻全覆盖。

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实现国家监察全覆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监督覆盖了所有党组织和党员,但行政监察对象主要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没有做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全覆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着眼于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从2016年11月起,在北京、山西、浙江3地先行试点,为改革探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2017年11月,根据党的十九大部署,在全国推开试点工作;2018年2月,省市县三级监察委员会全部组建;2018年3月,改革迎来了重要节点——国家监察委员会组建及其宪法地位确立,实现了国家机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大创制,中国特色国家监察体制已经形成,党和国家反腐败工作开启了新的一页。国家监察委员会组建和揭牌,标志着党和国家反腐败机构更加完备,监察对象扩大到“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补齐行政监察范围过窄的“空白”,推动了由监督“狭义政府”到监督“广义政府”的转变,有利于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实行有效监督,促进国家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同时,我们要认识到,国家监委组建完成后,深化监察体制改革才真正进入深水区。必须牢牢把握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根本点基本点,坚持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依据党章党规和宪法法律履行职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坚持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推进纪委监委的全面融合和战略性重塑,实现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整体性提升。必须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全面履行纪检监察两项职责,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真正完成纪委监委合署办公的职能、人员、工作的深度融合,实现“形”的重塑、“神”的重铸。

中央纪委网站专评:三个监督全覆盖,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更加坚强有力(3)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