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新闻:严厉整治脱贫攻坚中的歪风——一些地区(部门)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扫描(2)

发布时间:2018-05-17 13:25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严厉整治脱贫攻坚中的歪风——一些地区(部门)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扫描(2)由成都新闻网采编:像这样改来改去的表格,我已经填过9套了,连贫困户都烦了,说怎么老让我们签字啊!去年12月,媒体记者在中西部采访时,一名挂职第一书记的扶贫干部...

“像这样改来改去的表格,我已经填过9套了,连贫困户都烦了,说怎么老让我们签字啊!”去年12月,媒体记者在中西部采访时,一名挂职第一书记的扶贫干部大倒苦水,精准扶贫成了“精准填表”。

诚然,通过一定的表册来反映精准扶贫的工作绩效,无可厚非,也有必要。但如果热衷于闭门造车,把大量的时间精力耗在填表造册上,试问,哪还有时间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探求贫困之源、解贫之道、脱贫之本?

如果说“精准填表”让人反感的话,那玩数字游戏、搞“数字脱贫”的干部更是获得差评。他们在脱贫攻坚中为“抢得头彩”,“闭着眼睛”“打着算盘”算收入账,“帮助”贫困户“算”脱贫。

2018年4月,湖北省荆州市纪委监委通报了4起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件,其中一起为江陵县资市镇玉古村村委会副主任姚华在精准扶贫中工作不实、弄虚作假的问题。2016年8月,姚华在核算拟脱贫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时,在办公室采取估算收入的方式,将村里23户脱贫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全部填报为4200元,与脱贫对象的实际收入严重不符,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如此“算账”并非个例。有的把1亩辣椒写成5亩,年收入从3000元虚增到1.5万元;有的规划养殖12头猪,实际连猪圈都没有;有的“安排”贫困子女进厂上班,实际上只是干点零工……

一些地方和部门为了尽快完成脱贫目标,不顾实际,盲目“拍板”,刻意压缩脱贫年限,搞“快餐式”脱贫。中央要求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省里就提出提前一年脱贫,地市就提出提前两年脱贫,到县里和乡镇的脱贫时间就更短了。如此一来,一些地区的扶贫干部就对一些短平快的扶贫项目乐此不疲。给点小钱、做点小工,以此快速增加贫困户收入,实现率先“脱贫”目标。表面看,这种“输血式”的扶贫之举的确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可实际上这些贫困户连最起码的“造血”功能都没有,弱不禁风,随时可能出现返贫。

严厉整治脱贫攻坚中的歪风——一些地区(部门)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扫描(2)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