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新闻:杨晓超:适应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要求 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高质量发展(2)

发布时间:2018-05-19 13:47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杨晓超:适应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要求 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高质量发展(2)由成都新闻网采编: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实现党的历史使命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着眼于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实现党的历史使命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着眼于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监督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信访举报工作在发现问题上具有天然优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及其信访举报部门要牢牢把握服务监督这条主线,严格依照党章党规党纪和宪法法律法规,精准有序受理信访举报,充分发挥问题线索“主渠道”作用。

履行好信访举报受理职责,前提是准确把握受理范围。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填补“两个空白”:一个是监督对象上的空白,从监督“狭义政府”转变为监督“广义政府”;再一个是监督内容上的空白,管住从“好公职人员”到“阶下囚”的广阔中间地带。与此相适应,信访举报受理工作也要填补这“两个空白”。改革后信访举报受理范围可以归纳为三类:一类是反映党组织、党员违反党纪的检举控告;一类是反映监察对象不依法履职,违反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和道德操守等规定,以及职务违法犯罪行为的检举控告;再一类是相关申诉和批评建议。这里面有两个问题要注意:一个是关于监察对象,监察法明确规定监察机关对6类“公职人员和有关人员”进行监察,监察是冲着监督制约公权力去的。如果没有公权力,就不是监察对象,是一般行政管理对象。再一个是关于监察内容,就像纪委不是简单的办案机构一样,监委也不是单纯的办案机构,这里有一个对监督的本质如何理解和把握的问题。监督的本质是对工作、过程、环节进行监视、督促、管理,目的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防患于未然,更好地使干部得以正常成长,更好地使组织目标得以实现。无论是纪委的监督执纪问责,还是监委的监督调查处置,第一职责都是监督,要求纪检监察机关把监督挺在前面,集中力量把监督这个基本职责履行好。对此,我们在认识上不能有偏差,眼睛不能只盯着反映监察对象职务犯罪问题的举报。在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情况下,我们依然要把反映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突出出来,但是突出这些问题,不等于我们要放掉一般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如果放掉这些线索,不去服务监督、不去推动纠正,这些一般问题就可能演化成严重违纪违法问题,那么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党内政治生态和党的作风根本好转就无从谈起。所以,怎么样把监督挺在前面,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及其信访举报部门要认真研究思考。

杨晓超:适应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要求 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高质量发展(2)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