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加码,是指每经过一个层次就增加一些砝码,通常指在贯彻落实政策时,罔顾客观实际,逐级增加新的内容或提出新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层层加码的危害,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他指出,不要把国家确定的调控目标作为各地经济增长的底线,更不要相互攀比甚至层层加码,要立足提高质量和效益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追求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生产总值,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还不止一次提醒要坚决防止脱贫攻坚战中层层加码现象,避免急功近利,提不切实际的目标。
徐光伟 绘
层层加虚招,让基层屡屡闪腰
虽然多数人对层层加码现象有一定的认识和感知,但精准识别画像却有一定的难度。盘点种种层层加码现象,可谓花样繁多,导致基层干部不堪重负。识别是为了更好地修正,应当对其清醒认识、认真辨别、有效防控。
最典型的一种是各级要求层层递增,不顾实际频频加码,令人苦不堪言。中部某省一乡镇干部感叹,上级往往忽视基层情况,对工作任务的比例、细节、标准等都进行框定,就连填什么内容、照什么照片都设定条条框框,令人不知所措。有的重点工作台账一级一个模板,一套比一套复杂,到乡镇一级要求的材料项目竟比省一级多出了10余项,最终滋生“表格主义”“痕迹主义”,给基层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工作量和额外负担。有些部门开会打“提前量”,认为集合越早越容易被表扬,干部群众对此抱怨颇多:上午10:00开会,镇里通知村支书9:30左右到,村支书通知村干部9:00左右到,村干部通知党员代表与村民代表8:30到,结果领导迟迟不来,大家心烦意乱,心情可想而知。一名群众气愤地说:“以后通知开会,晚到一个小时就对了!”
标准层层拔高,擅自加压水涨船高。最饱受诟病的是今年春节期间部分地方在执行返乡防疫政策时的做法。“上级政策是持核酸检测证明低风险地区之间自由通行;到了下级就变成了不承认外地检测结果,需入住指定酒店再检测一次;再到下级就变成了全家人居家隔离14+7天,测两次核酸……” 在生产生活中,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是把指标层层拔高,不分具体情形,一律要求最全事项、最高标准的顶格管理,最终“高标准”变“超标准”,产生不加分析的“大干快上”和为完成任务的弄虚作假。
时限层层压缩,急于求成步步紧逼。有的在工作部署推进时,无视“五个指头有长短”的现实,机械性地压缩工作周期,层层提速,一律“一年打基础、二年上台阶、三年迈大步”,导致上级原本的“五年计划”到地方变成了“三年规划”,上级部署的“攻坚年活动”到地方上变成了“百日行动”。西部地区某开发区管委会的一位干部诉苦:“计划一年多建成投产的项目,到我们执行时,已经压缩成要半年建成投产。”东部地区某基层干部也深有体会:上级布置的工作,到了地方就有时间差,省里规定三个月期限,市里、县里一压缩,越往下真正用于落实的时间越短,到了乡镇可能连一个月都没有,有时逼得我们刚接到任务,第一件事就是考虑写汇报材料。
许多基层同志对广泛“转嫁”责任状的现象大倒苦水,这也是一种范围层层拓宽,强行摊派大水漫灌的加码问题。中部某省一基层干部举例说,签订承诺书成了上级的免责“挡箭牌”,如在防汛防火等安全工作中,上级要求下级签订承诺书将责任和风险进行转嫁,甚至发展为事事签、层层签、人人签,并以此作为履职尽责依据。有的对“满天飞”的任务叫苦不迭,明明和专项工作没有实质关联,个别部门也要参照一下,要求乡镇(街道)提供资料或者开展检查。2020年7月,某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推广“云就业”小程序中急于求成,分配给各市的注册数量远超过当地重点人群数量,并将注册任务与目标任务考核、资金分配挂钩。压力之下,部分地方层层摊派注册任务,分解到街道、乡镇,甚至中小学校、幼儿园这些毫不相干的单位,加重基层干部负担,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在具体实践中,不论是被动或者主动的层层加码,都是在方案、指标、数量和形式等方面搞一些花拳绣腿、表面文章,其本质都是置当地的客观事实于不顾,置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于不顾,置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于不顾,重眼前忘长远,重自我忘人民,重虚功忘根本,结果是欲速则不达,发展之路越走越窄。
演给上级看,让好政策走了样
在现实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加压力,适度打一点“提前量”,确实是工作积极主动的表现,值得肯定。在非常规条件下,出于救急、应急考虑,临时增加一点“变量”,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无可非议。但如果思想上目的不纯,行动上脱离实际,用力上过重过猛,则会让好政策走了样、没了谱,使政策执行陷入“恶性循环链”中。
用层层加码的方式把应负之责、应担之任一推了之,实则是推卸责任、甩锅于人。何以至此?一是层层加码显得更有“推进力度”,彰显每一层级的“立场”“决心”;二是层层加码能为上级部门减压减负,进行有效的风险转嫁和责任转移,避免出了问题首先成为众矢之的。东部某基层干部吐槽说,一项工作落到有些领导干部身上,首先想的是分解给下级,“他的工作就是分解,把所有问题都划分切割给基层,把本级应该履行的责任推卸得干干净净。”诚然,压力层层传导,本是贯彻落实各项工作部署的重要方式,但在推进工作过程中,传导压力绝非是大搞责任下放、权力保留,当甩手掌柜、二传手。“压力层层传导”异化为“压力层层加码”,让基层干部承担了过多与其职权不相匹配的责任,“一两个人干事、七八个人检查”更让基层干部心存畏惧、自束手脚,以至于有了“干事创新有风险、不如不干保平安”的怨气话。
有基层干部用调侃的话讽刺:机关压基层,层层加码,看似“码”到成功;基层哄机关,层层注水,假装“水”到渠成。有基层干部直言,“加码是博政绩的手段。上级下指标,要求下级完成5项,下级抬高指标完成了8项,落实得越快,越能得到表扬。”层层加码的问题出在个人主义和只对上负责,一先看自己得不得利,二看工作好不好做,三看领导关不关注,四看有没有风险,而完全不去想群众满不满意。东部某省一纪检干部认为,“一味追求纸面数据上的攀比,容易形成内卷,以数字论成效。”这种“假大空”的政策落实,习惯性将小目标加码成大战略,强制基层“用一根针造出金箍棒”,导致过犹不及,与既定初衷和目标擦肩而过、背道而驰,影响全局和整体工作推进。到最后,还是以牺牲群众利益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代价,看似成绩斐然,实则贻害无穷。
审视种种层层加码现象,其背后隐藏的是机械化的考核“指挥棒”。有些部门喜欢量化考核,一些很难量化的工作也要变着法子量化,列出时间表、路线图,“过分追求量化导致教条化”,看似深入贯彻,实则生搬硬套。某基层干部把问题看得真切、点得到位,“别小看这些带着‘规范化、标准化’帽子下来的工作,将来都要对着条条框框一项项对标。别管上面抓的对不对,接不接地气,只要把表填好、材料写好,就能过关。”把一个整体性、有机性、统一性、协调性的工作,撕碎了又撕碎、掰开了再掰开,反复折腾、不断“空加空”,只会折磨人,反而没把好钢、好气力用到正事上去。上级蒙着眼安排,下级闭着眼交差,最终事倍功半,上下都叫苦连连、互相埋怨。
好大喜功的盲目跟风,自行加压、拔高标准、压缩时间,甚至违反正常规律的“超常”发挥,种种雷厉风行的举措,既有为了向上级邀功,通过跟风讨好从而获益的冲动,也有路径依赖的思维驱动。一基层干部解释说,上级明知下级完不成,故意通过加码任务,在下一级实现“取长补短”“取多补少”的平衡,确保本级指标完成。盲目跟风和放大效应只能结出机械落实的恶果,造成基层以形式主义应付官僚主义的恶劣局面。此外,敷衍应付也损害了上级决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长此以往,下级谁还把上级要求真当回事,谁还把群众冷暖记挂心头。
别让实际工作因层层加码乱了码
我们党历来反对罔顾实际的层层加码。早在1961年1月18日,毛泽东同志就针对社会主义建设中表现出来的层层加码、摊大盘子等现象明确提出:“决不要层层加码,中央是一个盘子,到省、市又是一个盘子,到地、县又是一个盘子,到群众又是一个盘子,层层加码。总而言之要实事求是。”这就为我们开出“实干之花”、结出“实效之果”指出了破解之道:实事求是。
廉洁青羊 青羊区纪委 青羊区纪委网站 廉洁青羊网站 青羊纪委 青羊纪委网站 青羊区纪委监察局 青羊区纪委官方网站...
廉洁青羊 青羊区纪委 青羊区纪委网站 廉洁青羊网站 青羊纪委 青羊纪委网站 青羊区纪委监察局 青羊区纪委官方网站...
廉洁青羊 青羊区纪委 青羊区纪委网站 廉洁青羊网站 青羊纪委 青羊纪委网站 青羊区纪委监察局 青羊区纪委官方网站...
廉洁青羊 青羊区纪委 青羊区纪委网站 廉洁青羊网站 青羊纪委 青羊纪委网站 青羊区纪委监察局 青羊区纪委官方网站...
廉洁青羊 青羊区纪委 青羊区纪委网站 廉洁青羊网站 青羊纪委 青羊纪委网站 青羊区纪委监察局 青羊区纪委官方网站...
廉洁青羊 青羊区纪委 青羊区纪委网站 廉洁青羊网站 青羊纪委 青羊纪委网站 青羊区纪委监察局 青羊区纪委官方网站...
廉洁青羊 青羊区纪委 青羊区纪委网站 廉洁青羊网站 青羊纪委 青羊纪委网站 青羊区纪委监察局 青羊区纪委官方网站...
廉洁青羊 青羊区纪委 青羊区纪委网站 廉洁青羊网站 青羊纪委 青羊纪委网站 青羊区纪委监察局 青羊区纪委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