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导读:凝聚新动能 开创新气象由成都新闻网采编:时光飞逝,岁末又至。回顾双流一年来的发展历程,既有风风雨雨,也有硕果累累。成功获批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正式启动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建设,第七次获评“2017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
时光飞逝,岁末又至。回顾双流一年来的发展历程,既有风风雨雨,也有硕果累累。成功获批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正式启动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建设,第七次获评“2017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一项项成果,一个个荣誉,构成了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凯歌的壮丽音符。
思想引领 提升城市新面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正处于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赋予了双流新的使命,新的征程呼唤着双流新的作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年来,我区紧扣中央和省市的要求部署,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中优”、融入“南拓”,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打造产业生态圈,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了双流加快发展转型、提升城市能级。
围绕构建“一核一轴两翼”城市空间结构,我区完善四级规划体系修编,逐渐明晰了城市发展格局。空港中央公园成为市民心仪的后花园,空港绿道承载着绿色健康生活的美好希冀,“15分钟公共服务圈”让生活更便利,“背街小巷”整治、厕所革命让城市功能清除了死角,地铁10号线一期开通运行,3号线、5号线施工紧锣密鼓……
城市面貌的提升是思维方式转化的最佳投影。城市治理方式的转变,正深刻而全面地改变着双流的城市格局,让城市发展的新气象更加清晰地彰显在人们眼前。
聚焦产业
增强发展新动能
临近岁末,项目招引和建设的脚步却一刻也不曾停息。四川益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6英寸硅基氮化镓晶圆生产线项目签约,中电彩虹智慧城市产业基地项目落户,成都优博创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正式投产……频传的喜报,为我区经济工作顺利收官和实现“开门红”奏响了序曲。
围绕三大主导产业,我区制定出台了产业发展新政“50条”,大力培育千亿级主导产业生态圈。今年以来,按照“聚焦大企业、构建产业链、打造产业群、培育生态圈”思路,我区新引进加德纳航空、扬子江等5亿元以上项目21个,不断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中电熊猫8.6代线项目加快建设,预计将比原计划提前2个月实现“点火”试生产;通威太阳能世界首条工业4.0高效晶硅电池生产线建成投产,为全行业树立了“中国智能制造”的典范;纬创集团成都制造基地项目宣布扩大产能,彰显着对双流发展的坚定信心。
不仅如此,香港城市大学等3所校地共建研究院和国家知识产权审查协作四川中心、西南技术与军民融合创新产权交易中心建成投用,为我区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增强了动能。全面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更是让双流得以进一步轻装上阵,为城市高质发展、永续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倾情服务
谱写民生新幸福
来到永安镇凤凰村,正在建设中的凤凰家园一期工程即将收尾,年末就有望顺利竣工,预计明年5月正式交房。“我早就想好了新房子要装修成什么样,现在已经迫不及待想搬新家了。”许多村民没事就会来这里转一转,满眼都是对幸福新居的期盼。
在黄甲中学,扩建工程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经过反复讨论,设计方案不断修改完善,明年初就有望正式动工。“师生们能在更加舒适、安全的环境中工作、学习,我感到很欣慰。”捧着设计图,学校负责人对校园的新面貌也充满了憧憬。
今年以来,我区大力实施“幸福和谐双流行动计划”,一项项民生工程从图纸化为了现实,一桩桩民生实事从呼声变成了掌声。城乡新能源公交全覆盖,让市民畅享绿色便捷新生活;华西医院双流分院主体竣工,全力准备为双流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19个幸福美丽新村启动建设,40余万平米安置小区建成,让更多群众能够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连续8年收获“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的荣誉,已经为双流的幸福民生添加了最好的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