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新闻:向着内陆自贸开放高地奋力前行

发布时间:2018-04-03 09:42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向着内陆自贸开放高地奋力前行由成都新闻网采编:编者按:2017年4月1日,双流自贸试验区启动建设。一年来,双流自贸试验区在经济建设、改革创新、营商环境建设中有哪些特色亮点呢?本刊记者兵分数路,为你探访。即日起,本刊特开设“双...
  编者按:2017年4月1日,双流自贸试验区启动建设。一年来,双流自贸试验区在经济建设、改革创新、营商环境建设中有哪些特色亮点呢?本刊记者兵分数路,为你探访。即日起,本刊特开设“双流自贸试验区挂牌1周年系列报道”专栏,敬请关注。
  4月,春意盎然,处处尽显勃勃生机。去年4月1日,双流自贸试验区扬帆起航。
  一年来,双流自贸试验区一面学习“1+3”(第一批上海,第二批广东、天津、福建)地区自贸经验,一面结合实际探索创新,深耕“试验田”,从人事管理体制探索到改革试验任务落地,从产业结构转型到自贸经济发展,从枢纽优势巩固到“空中丝路”拓宽,从软硬设施建设到营商环境优化,双流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取得系列成果,改革红利加速释放,发展活力持续迸发,正向着内陆自贸开放高地奋力前行。
  改革创新 成效显著
  综保区内货物在区内流转只需要9分钟便可通关。去年6月29日,区自贸局联合综保区双流园区海关推出了“区内物流配送货物备案清单自动运抵触发系统”,取代了原有人工录入运抵报告环节,成功实现区内流转自动识别、自动放行,通关效率大幅优化。这一改革创新举措成功入选首批《成都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试点案例》。
  双流自贸试验区启动建设一年来,全面完成了2017年87项改革试验任务,形成案例24个,其中“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等18个案例入选市级改革创新案例,“建立‘一带一路’法律联盟”作为全省首批精选案例上报商务部。
  空中丝路 拓宽开放
  围绕成都建设西部门户枢纽城市,双流自贸试验区不断强化“空港枢纽”建设,积极打造服务全国、通达世界的“空中丝绸之路”。
  一年来,双流国际机场新开通成都至奥克兰等11条国际直飞航线,航线总数增至317条,其中国际航线106条,稳居中西部第一。2017年,双流机场实现旅客吞吐量4980万人次、增长8.2%,出入境旅客流量51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64万吨、增长5.1%,飞机起降架次34万次、增长5.5%。此外,双流自贸试验区还相继与深圳前海自贸区、泸州川南临港自贸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推动内陆与沿海、空港与水港之间优势互补,协同开放。
  营商环境 不断优化
  一年来,双流自贸试验区围绕“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目标,深入探索连出实招。去年12月29日,双流自贸试验区智慧政务服务大厅正式投用,这是全国首个作为区政府派出机构直接承接省、市、区三级下放行政管理事项的自贸试验区政务服务大厅,政务、关务、检务整合,目的在于实现企业办事不出自贸试验区。
  政务服务方面,截至2017年底共新增注册及换证企业1852家;在全省率先推行企业建设项目承诺制试点,项目开工审批时间由197天优化为60天。法治建设方面,率先成立全省首个自贸试验区审判团队,“一带一路法律联盟服务中心”专业法律服务机构增至13家。投资体制方面,引进全国首个无人机产业投资基金和中西部首个互助保险项目,实现全省首笔正向风险参贷跨境融资和跨境双向人民币集中运营管理。
  自贸经济 加速发展
  3月,作为我区航空制造维修产业的龙头企业,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保税维修基地全面投入运营,这是双流自贸试验区产业发展的一件大事,为双流自贸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聚焦“临空”+“自贸”,2017年,双流自贸试验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29亿元,税收81.4亿元(含海关税收50亿元),工业产值516亿元、增长17%,固定资产投资58.7亿元、增长70.5%,进出口总额310亿元、增长23%,机场口岸监管货值461亿美元、占全省70%以上。新引进俄直组装、中国东盟中心、四川通航等重点项目7个、协议总投资110亿元。

向着内陆自贸开放高地奋力前行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