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新区新闻:“礼赞70年”系列报道之三十六 从短缺经济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发布时间:2019-09-11 06:13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礼赞70年”系列报道之三十六 从短缺经济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由成都新闻网采编:地处华北平原的北京市冬季蔬菜品种少,因此价格低廉、易贮存的大白菜成为居民饭桌上的当家菜。这是1988年11月12日,北京市民在一个昼夜营业的冬贮白菜销售点排队购买白菜。(资料图片) 宽幅软...

“礼赞70年”系列报道之三十六 从短缺经济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地处华北平原的北京市冬季蔬菜品种少,因此价格低廉、易贮存的大白菜成为居民饭桌上的“当家菜”。这是1988年11月12日,北京市民在一个昼夜营业的冬贮白菜销售点排队购买白菜。(资料图片)

“礼赞70年”系列报道之三十六 从短缺经济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宽幅软态不锈钢”,又名“手撕钢”,是世界上最薄的钢材。山西太原钢铁集团是目前全球唯一可批量生产这种特种钢的企业。这是太钢集团职工在展示厚度仅为0.02毫米的“手撕钢”。(2018年8月10日摄)新华社发(王旭宏 摄)

1993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粮油敞开供应,粮票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1993年春节前夕,上海华联商厦旗下6家超市一天内同时开业。上千种日用品和副食品摆满货架,拿钱购物的顾客排起长龙。

票证全面退场,超市全面登场,中国人迈出告别短缺、走向充足的一大步。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缓解全国粮食严重紧缺等造成的产需矛盾、供需矛盾,国家对城乡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实行计划供应,按人口定量发行粮票等票证。1954年,城乡开始凭布票供应棉布,1955年,发行全国通用粮票,中国社会进入“票证时代”:吃饭要粮票、穿衣要布票、洗衣要肥皂票、烧火要煤票,买电器要购买证,最困难时连买火柴也要票。

票证背后是短缺。每人每月四两油、二斤肉,城市居民怕没票,更怕老家来亲戚,一个亲戚要吃掉一个人的口粮,家里就得有一个人饿肚子。每月到割肉的时候,人们专挑肥的买,因为肥肉回去可以炼油。

“饲料大王”、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对粮票有着特殊而深刻的感受。

“礼赞70年”系列报道之三十六 从短缺经济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