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新区新闻:《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解读 严管厚爱 保护干事创业积极性(2)

发布时间:2020-03-13 13:28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解读 严管厚爱 保护干事创业积极性(2)由成都新闻网采编:明确界定诬告陷害行为。《规则》规定,采取捏造事实、伪造材料等方式反映问题,意图使他人受到不良政治影响、名誉损失或者责任追究的,属于诬告陷...

明确界定诬告陷害行为。《规则》规定,采取捏造事实、伪造材料等方式反映问题,意图使他人受到不良政治影响、名誉损失或者责任追究的,属于诬告陷害;强调认定诬告陷害,应当经设区的市级以上党委或者纪检监察机关批准。

严肃处理诬告陷害行为。《规则》明确,纪检监察机关应当加强对检举控告的分析甄别,注意发现异常检举控告行为,有重点地进行查证,属于诬告陷害的,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或者移交有关机关依法处理。对于手段恶劣、造成不良影响的,或经调查已有明确结论、仍诬告陷害他人的,要从重处理。通报曝光诬告陷害典型案件,对通过诬告陷害获得的职务、职级、职称、学历、学位、奖励、资格等利益,应当建议有关组织、部门、单位按规定予以纠正。

建立健全澄清正名机制。纪检监察机关对失实检举控告,可以采取发函说明、当面说明、通报等方式予以澄清。比如,向被检举控告人所在地区、部门、单位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以及本人发函说明或者当面说明,向被检举控告人所在地区、部门、单位党委(党组)通报情况。对因检举控告失实而受到错误处理、处分的,纪检监察机关应当在职权范围内予以纠正,或者向有权机关提出纠正建议;纪检监察机关、所在单位党组织应当对被诬告陷害的党员、干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谈心谈话、消除顾虑,保护干事创业积极性,推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据了解,去年以来,黑龙江等多省纪委监委制定惩戒诬告陷害行为的规定,从制度层面建立惩戒诬告陷害行为工作机制,对于恶意举报行为,加大惩治力度,及时公开曝光,对被诬告陷害的党员干部在一定范围内给予澄清正名,保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解读 严管厚爱 保护干事创业积极性(2)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