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新区新闻:余村样本的意义: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生(4)

发布时间:2020-04-13 22:12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余村样本的意义: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生(4)由成都新闻网采编:将昔日污染严重的黑臭河流改造得潺潺流水清可见底,赢得了激励与行动类别奖项。这一极度成功的生态恢复项目表明,让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行,将产...

“将昔日污染严重的黑臭河流改造得潺潺流水清可见底,赢得了激励与行动类别奖项。这一极度成功的生态恢复项目表明,让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行,将产生变革性力量。”2018年9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年度“地球卫士奖”中的“激励与行动奖”颁给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这样的变化,并不仅仅发生在浙江。

2017年12月,同样的场合,同样的奖项,获奖者是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三代人,五十多年,将昔日黄沙遮天、飞鸟不栖的荒原,变成百万亩人工林海,创造出当之无愧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

领奖当晚,塞罕坝第一代务林人代表陈彦娴特意选了一件鲜绿色的外套。“我们相信,种下绿色,就能收获美丽,种下希望,就能收获未来!我们为自己能够亲手创造一个绿色奇迹而感到无比自豪!”73岁的陈彦娴在致辞中说。

2018年8月初,林场完成首笔3.68万吨造林碳汇交易。“虽然交易量不大,但这标志着塞罕坝林业生态产品实现了市场化。”第二代务林人代表刘海莹说,这说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已成为全社会共识。

拓荒,传承,攻坚。三代务林人,各有时代担当。“绿色发展是塞罕坝的底色,更是未来不懈的追求。作为塞罕坝新一代务林人,我的责任就是守护好这片绿色。”第三代务林人代表于士涛说。

森林覆盖率从11.4%提高到80%,每年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20亿元。塞罕坝的发展历程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诠释。

在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绿水青山同样是当地生态治理发展画卷的底色。2016年4月,我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三江源地区启动。自然保护区内的矿业权全部注销,青海湖鸟岛沙岛、年保玉则国家公园等景区接连叫停旅游经营活动,可可西里世界遗产地“禁止非法穿越”……生态保护意识日益植根牧民心中。

余村样本的意义: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生(4)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