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新闻:受贿49万元全是“发票报销” 终为刑期“埋单”(3)

发布时间:2016-10-21 22:03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受贿49万元全是“发票报销” 终为刑期“埋单”(3)由成都新闻网采编:企业对这种变相索贿行为也敢怒不敢言。浙江上虞一家公司在办理酒店名目集中验收审批的过程中失去原上虞市树立局便民窗口主任兼答应科科长朱建龙关...

企业对这种变相索贿行为也敢怒不敢言。浙江上虞一家公司在办理酒店名目集中验收审批的过程中失去原上虞市树立局便民窗口主任兼答应科科长朱建龙关照。公司董事长叶某说,被朱建龙暗示后,原打算送5万元,没有想到他拿12万多元发票来报销,贪心太重,但最终还是安排入账报销。

充散施展会计审核作用,紧缩糜烂空间

记者考查发现,一些人之所以敢打发票报销的“小算盘”,正是应用了财务报账的漏洞。一些单位的会计审核流于方式,财务人员往往是只需见到报销凭据、简略审核金额之后就可能报销,对于详细资金流向不加追问和核查。

“只管看似通过诸多环节,但实践上制约作用有限。”河南省直机关一名财务人员通知记者,一是基层公务的花费有些界限模糊、公私难分。二是基层财务人员缺乏鉴别的环境条件,在大局部案例中,“发票糜烂”往往是在指导授意安排下,参与虚报作假。三是基层单位“一把手”报账签字权势缺乏监视制约手腕。

此外,事后监视审计不力。以审计部门为例,县一级审计部门普遍面临人手无余。对审计部门而言,重点是要承担政府投资、严重名目、专项资金等审计,对点多面广的基层单位普通性公务支出难以笼罩。

受访纪检干部以为,真正紧缩发票报销过程中的糜烂空间,现阶段亟须围绕财务纪律执行,展开专项整治;同时系统钻研如何堵塞漏洞,将其作为一项“不能腐”的制度停止系统性欠缺。管住入账糜烂,这也是反腐走向深化的必然要求。

受贿49万元全是“发票报销” 终为刑期“埋单”(3)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