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新闻:电影《夺冠》今起公映 讲述中国女排拼搏故事(5)

发布时间:2020-10-11 04:36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电影《夺冠》今起公映 讲述中国女排拼搏故事(5)由成都新闻网采编:1976年,由袁伟民带领的女排队伍在漳州组建。仅用28天盖起的一座包含6块三合土场地的竹棚,成了女排姑娘们的训练基地。由石灰、土、盐水夯实而成的...

1976年,由袁伟民带领的女排队伍在漳州组建。仅用28天盖起的一座包含6块“三合土”场地的竹棚,成了女排姑娘们的训练基地。由石灰、土、盐水夯实而成的“三合土”,晴天发硬、雨天发潮,郎平、曹慧英、陈招娣、张蓉芳等老女排队员就是在这里日复一日地训练,用汗水泪水血水诠释着拼搏的意义。

谈起女排姑娘们训练的苦,88岁高龄的基地接待科原科长顾化群老人很动情:被队友们称为“拼命三郎”的中国女排首任队长曹慧英,因为长期加练导致膝盖半月板断裂,10根手指里6根受伤、3根骨折断裂,简单包扎固定后她又开始练习,训练时球难免砸到手指,因而久久未愈;当年16岁的队员曹淑芳,两条腿被摩擦得又肿又痛,医生查验后,竟从她身上取出近百粒沙子。老女排训练时,早上6点多就起来出早操,一天训练十几个小时,没有负重器械,就一个队员骑在另一个队员脖子上做下蹲力量训练,有时没有自来水、没有电、没有专用浴室,就用井水、用蜡烛照明、借用邻近工厂的浴室洗浴……

“训练很累很难,但是她们从没有叫苦叫累,就是为了把国旗升起来的目标去努力。”顾化群感慨地说。“滚上一身土,蹭掉几层皮。苦练技战功,立志攀高峰”,这句至今仍挂在老女排训练馆墙上的标语,是女排拼搏精神的最好写照。

上世纪80年代,面对物质上的艰苦,女排姑娘们为了国家荣誉,抱定信念、团结一心、不畏强敌、敢打敢拼,克服重重困难,创造出了世界女排史上首个“五连冠”佳绩,振奋了人心,鼓舞了士气。

“女排精神就是要升国旗、奏国歌,哪怕是第三名,也要去努力、去争取”

电影《夺冠》今起公映 讲述中国女排拼搏故事(5)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