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新闻: 推进乡村振兴 破解农污治理难题之道(5)

发布时间:2018-01-30 13:19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 推进乡村振兴 破解农污治理难题之道(5)由成都新闻网采编:建得起,更要管得好。新都区水务局局长李继承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一旦启用,后续管理必须跟上,才能真正将实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针对农...

“建得起,更要管得好。”新都区水务局局长李继承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一旦启用,后续管理必须跟上,才能真正将实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针对农村生活污水工程多为隐蔽工程,三分建、七分管的特点,及早谋划运维办法,新都区拟制定出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运行维护管理办法(试行)》,聘请专业巡查队和专业运维团队,对已建成运行的系统进行日常维护,确保管理更专业,排障更及时。

为了让五灵村全村人民都参与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中,五灵村将农村生活污水设施运行维护工作写进了《村规民约》,并结合本村实际,与农户签订《农村院落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村级)约定书》,将化粪池、隔油池的维护管理移交给农户,让农户定期检查,自行清理。

“我们家房前屋后的隔油池、化粪池都是我们自己清理的,平常我们也比较注意餐厨垃圾的分类,这样隔油池就不会那么容易淤积了。”该村村民老刘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对保护水环境有很重要的意义,自己出一份力是应该的。

同时,为了将农户维护管理化粪池、隔油池工作落到实处,五灵村还及时出台了农村生活污水运行维护考核机制。“我们村干部每月入户进行检查,村民监督员也经常对农户进行抽查。”对不合格的农户进行教育、指导。

“今后,我们还将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手机APP上网+在线监测、在线管理,通过运用现代化信息和通讯技术手段,实现智慧农村。”刘刚介绍说。

农民看得见的是生活的变化,看不见的是这项民生工程的背后故事。

几年如一日的努力,新都区农村污水的治理按照实行先试点后连片治理的模式,通过新建污水收集管网、新建污水处理设施、旱厕改造、渠道改造等措施进行治理,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实践中,针对农村生活污水具有水量较小、但变化系数大,污染物浓度不高、但水质波动大,可生化性强的特点,要因地制宜,按照分散处理与集中处理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治理。根据以往的治理经验,邻近村镇并且地形条件适宜的区域,可输送至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远离城镇的集中居住区并具有较好收集条件的,宜建微型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对散居院落,宜采取建沼气沉淀池、微型人工湿地或氧化塘的方式进行处理。污水收集方式可针对村民居住特点:区域整体地势较平缓,住户较集中的农村,可通过建设管渠对每家每户的粪坑或化粪池出水进行收集;住户相对分散,零散污水排放汇集入自然沟渠再下河的,为了减轻管网铺设的难度,可以对自然沟渠进行总口截污处理,从而保护下游河道的水环境。

推进乡村振兴 破解农污治理难题之道(5)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