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遥控船还是可以,还自带探鱼器,你看嘛,这三米深的地方有条鱼……”孙大爷又拿上遥控器给成都商报记者演示起来,说到高兴处,他又马上翻开手机相册:看,这张是我在这钓的30多斤的鲶鱼,这张是我钓的青鱼,这个鱼是翘壳,起码有1米来长,我溜了好些时候才溜起来的。
不过,当成都商报记者提出想要点他与鱼的照片时,他嘴一瘪,没了兴趣,一把将手机递给了记者:“我整不来微信这些,你们自己来。”
“还是要与时俱进啊。”面对接待老板谢文才的劝说,孙大爷摆了摆头:“懒得学,手机嘛,主要就是给屋头人报个平安,学得越多,找我的人就越多,没得时间。”
渔之乐
逐水三年如候鸟有人付千元预订渔获
孙大爷记不起何时开始在黑龙滩钓鱼,一开始,装备只是一顶帐篷,两根手竿。三年前,孙大爷开始了常驻黑龙滩24小时不间断钓鱼,从开春钓到冬天,每个月只回家两三天。
“我从小就喜欢跟到我爸到处去钓鱼,年轻时只要休息,我就骑起自行车跑多远去钓鱼,但总还是觉得不过瘾,一辈子钓鱼没钓够过,现在没啥事了,干脆就长期钓鱼了。”孙大爷说。
每年七八月份,黑龙滩入水口区域进入丰水期,孙大爷就在黑龙滩新钓点接待老板谢文才那里钓鱼,每年三四月份,这边水位下降,他又搬到谢文才小孃那边去钓鱼,就像随着气候变化而迁徙的候鸟,众多钓友都说,孙大爷,就是随着黑龙滩水位变化而搬家钓鱼的“老鲨鱼”。
除了外孙生日、春节以及增买渔具以外,孙大爷找不到理由离开这三尺钓台。只要警报器一响,无论白天黑夜,严寒酷暑,他马上就会翻身起来,收竿、取鱼,放线,哪怕一身湿透,也乐此不疲。
三年逐水而钓,孙大爷有过每天上百斤的鱼获,鲫鱼、鲤鱼、草鱼、青鱼、团头鲂、鲶鱼、黄辣丁等都钓到过。
钓那么多自己吃不完的鱼咋办?送朋友。鱼情特别好的时候,自己吃不完、朋友拿不完,孙大爷就会请谢文才等人帮着在微信朋友圈卖。
谢文才说,黑龙滩的生态鱼好卖得很,给钱还不一定抢得到。国庆节前,还有人放了一千块钱在孙大爷这,要吃鱼,请排队。
对于千元的预订费,孙大爷和家人都没有否定,不过,孙大爷很低调:鱼也不是说给钱就钓得到的,钓上了才有。
渔之趣
最好看的花是鱼打的水花享受的是等待的过程
孙大爷钓鱼一年能赚多少钱?
“廉情观察”推出第159期——《人生如茶,清廉胜浮华》,欢迎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