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爷指着帐篷内外的钓鱼装备介绍,“这些大概花了两万多块钱,每个月钓鱼开支(包括生活费、钓鱼买配件、饵料等)大约在四到五千元左右,这些花费基本可以通过卖鱼来抵消。”
孙大爷的朋友里,有千万富豪,也有普通上班族,他们结伴而来,不用处处提防,没有虚假面具,说话随意,一盘烧烤,一些感悟,都饱含垂钓之乐,令人向往。
就这样,因为孙大爷的影响力,附近钓友渐渐以孙大爷为中心,有事没事都过来看看,说说话,孙大爷钓鱼处,也被钓友们视为“孙大爷隐居的终南山”。
上鱼时,有上鱼的快乐,等待中,可以静静地思考,周围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这种感觉让孙大爷和钓友们心情很放松。钓不上鱼怎么办?孙大爷嘿嘿笑起来:“钓上鱼当然安逸,钓不到,也正好,人这一辈子,哪里可能回回都能钓上鱼?”
“鱼打起来的水花,对于我们渔友来说,简直是世界上最好看的花。”孙大爷说,但在等待鱼上钩的过程中,你永远不知道水下的情况,不知道下一条鱼是什么,下一个来的人是谁,所有的都处于一种未知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只能平心静气地等,有时候,我们享受的就是这一点。”
“渔痴”白描
关于“名号”
三年来,陪伴孙大爷最多的,就是这里的接待老板谢文才了。
“廉情观察”推出第159期——《人生如茶,清廉胜浮华》,欢迎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