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新闻: 去年成都市人均期望寿命首次“破8”

发布时间:2019-01-27 16:58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 去年成都市人均期望寿命首次“破8”由成都新闻网采编:人均期望寿命是衡量居民健康水平中最直接、准确的重要指标。它反映的是社会经济条件、卫生医疗水平及社会生活质量的高低,通过科学的方法计算在一定的死亡水平下,预期每个人出生时平均可存...

人均期望寿命是衡量居民健康水平中最直接、准确的重要指标。它反映的是社会经济条件、卫生医疗水平及社会生活质量的高低,通过科学的方法计算在一定的死亡水平下,预期每个人出生时平均可存活的年数。成都市人均期望寿命从2014年的78.42岁,到2018年首次“破8”,达到80.54岁,5年间,得益于成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健康环境的持续改善,医疗卫生、空气质量、食品、饮用水等保障水平不断增强。  

回望过去一年,是成都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努力建设健康城市,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站上新起点,又一段航程已经开启,成都将继续用奋斗的时光积蓄前行的力量。

 

 去年成都市人均期望寿命首次“破8”

以疾病防控为中心到以健康管理为中心  

人均期望寿命持续增长和我市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密不可分。在大卫生、大健康的时代背景下,在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具体实践中,努力实现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以疾病防控为中心到以健康管理为中心的转变。  

在免疫规划工作方面,自2015年起,在全市实施“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种补助项目”,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同步推进。截至目前,累计接种1346833剂次,累计接种率达52.42%,简阳市自2017年接种以来,累计接种96260剂次,累计接种率达30.01%。  

在艾滋病防治方面,实施青少年“艾青春”护航行动、男同人群“检测-干预-随访-关怀”一条链模式和“五位一体”艾滋病医疗服务等防控模式,连续两年入选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年度报告最佳实践。我市艾滋病防控指标已逼近甚至超过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20年“3个90%”目标,即:90%的感染者通过检测知晓自己的感染状况、90%已经诊断的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90%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病毒得到有效抑制。  

去年成都市人均期望寿命首次“破8”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