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新闻:中国纪检监察报关注新都:鞭辟入里《海口行》

发布时间:2020-03-17 12:18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中国纪检监察报关注新都:鞭辟入里《海口行》由成都新闻网采编:摘要:3月6日,中国纪检监察报第六版“史鉴”板块刊登了题为《鞭辟入里〈海口行〉》的文章,其中提到了谪居云南三十五年的明朝大才子杨慎,他曾在滇池讲学兴教,关心人民疾苦,多次为民请命...

摘要:3月6日,中国纪检监察报第六版“史鉴”板块刊登了题为《鞭辟入里〈海口行〉》的文章,其中提到了谪居云南三十五年的明朝大才子杨慎,他曾在滇池讲学兴教,关心人民疾苦,多次为民请命,写下了《海口行》《后海口行》长诗两首,敬请关注!

中国纪检监察报关注新都:鞭辟入里《海口行》

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该文章截图

文章原文:

三月的昆明风软云白,滇池碧波万顷,红嘴鸥上下翻飞,远山横翠,美不胜收,而览今怀古,不禁让人想起古代一位曾为滇池环境做过贡献的人,他就是谪居云南三十五年的明朝大才子杨慎。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其父为首辅杨廷和,杨慎自幼聪明过人,勤学善思,二十三岁即考中状元,三十七岁时因“大礼议”事件流放云南,直到去世。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一千古名句便是杨慎作于被谪途中。到了云南后,杨慎逐渐调整心态,不仅开始讲学兴教,还关心人民疾苦,多次为民请命。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已是花甲之年的杨慎得知有人借疏浚“海口”为名,盘剥百姓,遂上书当地官府,要求制止劳民伤财之举,并作《海口行》《后海口行》长诗两首,痛加抨击。

《海口行》云:“君不见,云南有水称昆明,万山之巅一泓倾……建议掘搰者谁子?人力可与神龙争!板锸才动舟已覆,海丁百十冤号声。利未锱铢害已大,民命讵比鱼鳖轻。吾闻湖边有田之家十余姓,纷纷哄议于台评,利在数家害百万,无乃时诎而举赢……”

原来,滇池出水口被称为海口,而有个别官吏豪绅借着滇池水位下降之机,将湿地开发成农田占为己有,后来,池水上涨,将田地淹没。这些官吏豪绅竟以兴修海口的名义,再次围湖造田,恢复自己的田地。海口几年前刚进行了一次大修工程,已经让老百姓苦不堪言,这次又要摊派六千丁夫,老百姓怨声载道,杨慎直言:“乃二三武弁投闲置散者,欲谋利自肥而倡此议!”在《海口行》中,杨慎批评滥用民力的做法,揭露出“利在数家害百万”的真相,在诗的结尾,杨慎呼吁“安得仁人罢此役,亿兆歌舞如更生”,体现了杨慎浓厚的爱民情怀。

中国纪检监察报关注新都:鞭辟入里《海口行》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