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领域的不同,也反映出地域文化的差异。大熊猫就是本地文化,其他名绣一般不会涉及,即使做也不具备蜀绣的理解力和表现力。”谈及选择大熊猫图案的原因,负责此次礼品设计的合作社相关负责人尹文会告诉记者,刺绣是“工于外,秀于内”,内含的文化因子才是其最有生命力的地方。
蜀绣生动好看,绣制过程的艰辛却鲜有人知。这幅蜀绣大熊猫基本色彩只有黑、白、绿3种。水墨画可以用颜料和水的配比来调整深浅,画出不同的层次,针绣却要用几十种颜色,层层叠叠同时变换针法,熊猫才会有栩栩如生的形态。要达到如此之高的标准,蜀绣必然需要一套极为独特的针法。“中国古代女子大多有刺绣本领,相较于大家闺秀们通常掌握的十来种家常针法,蜀绣的针法却要达到100多种。”安靖镇蜀绣办主任杨敏向记者介绍,这次准备的作品,一幅蜀绣需要一个针法熟练的绣娘花费一到两天的时间才能完成。
“绣娘是否成熟,有一个重要的硬性标准——双面绣。”双面绣是指在同一款蜀绣作品上,两面都有完整而不一样的图案。这需要最初就极为缜密的设计,一面绣出花的图形,另一面必然以此形状填充出另一种花样。此外,在采用蜀绣中的“藏针技法”时,要让每针都靠紧,丝线布置均匀,需要极高的针法技巧。
到了交货那天,合作社的作品入库一次通过,全部符合贵宾礼品的品质要求。
合作社第二次为世界嘉宾绣制礼品
“苏州镇湖有苏绣绣品一条街,长沙沙坪有著名的湘绣基地,这两个成功案例都说明:蜀绣要想产业化就需要解决行业规模较小,人才分散,产业链、营销链尚未形成的问题。”杨敏分析道。为此,2012年郫都区安靖镇的绣娘们自发成立了合作社,采取绣娘灵活就业的方式。按照蜀绣职业技能鉴定等级标准的考核,获得证书的绣娘可被蜀绣企业优先录用;如果想居家创业,当地政府还提供小额贷款。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