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高校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阵地,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发挥学科齐全、人才密集的优势,构建好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发展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服务我们党治国理政作出更大贡献。
习同志指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哲学社会科学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加强和改进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是发展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根本保证。要把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贯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全过程,党委要重点抓好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
加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必须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始终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教学和科研工作。当前,应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科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支撑带动作用。一方面,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做大做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另一方面,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新闻学、社会学等学科群建设,为整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提供坚强支撑。此外,还应加强相关学科的整体性、综合性研究,打破学科壁垒,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在学科高原基础上打造学科高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创新提供有力学科体系保障。
习同志指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养成科学思维习惯,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立德树人是我国高校的根本任务,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必须紧紧围绕这一根本任务开展相关工作,将哲学社会科学作为育人的重要资源,发挥其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作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