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圣言所在部队,组织起了敢死队,在晚上日军停止轰炸和打炮后,带着一米多长的大刀和手榴弹,冲向敌方阵地,“对日本人消耗很大,他们也死伤不少,穿着草鞋的川军打出了威风,都很凶。”李圣言说,不过他身体单薄,也没有武艺,未被选拔进敢死队。
1932年8月,天气还热得让人难受,14岁的李圣言每天跟师父学做毛笔,汗流浃背,一个不小心还要被师父骂,而这些仅仅是为了学一门能吃饭的手艺。
一个偶然的机会,李圣言见到了姑妈家的表兄,他正准备去找表叔江季明,去那里当兵,不用当学徒受苦了。李圣言顺利加入了24军当预备兵,最后在简阳羊马河成为一名军人。
雅安、南充、巴中再到贵州,李圣言一直随军辗转。1935年,日寇铁蹄从东北延伸到了华北,战争一触即发。李圣言所在的部队被正式整编为国民革命军25军140师,被调往陕西宝鸡进行改编,更换较新式的武器装备,那一年李圣言17岁,被师部选送到宝鸡的三年制军士学校学习。等待李圣言的是终生难忘的战争,他也成为前往前线抗战的军人之一。
三年转眼即逝,战火蔓延,一步一步接近李圣言所在的部队,结业之后,李圣言被任命为上士班长。
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相继占领南京、济南后,日军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
台儿庄地处苏鲁交界,位于枣庄南部,地处徐州东北30公里的大运河北岸,临城至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西面毗邻南四湖,为山东南大门、徐州之门户,乃是南下徐州的最后一道屏障,是日军夹击徐州的首争之地。
保卫徐州,1938年初,李圣言随众多部队一起,集结在徐州附近的台儿庄,很多四川籍士兵第一次真正跨过秦岭,来到北方,3月还春寒料峭,北方的风让穿着薄棉衣的李圣言不禁打抖,脚下的草鞋更是抵不住3月的春寒。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