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新闻: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

发布时间:2017-10-13 17:46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由成都新闻网采编:...

  南宋元明僧寶傳序有傳教則必有傳人。有傳人尤必有傳書。葢教者道之所由行也。人者教之所由興也。書者前人之所由□□。□□□所由鏡也。是以大道瀰淪。□□□。□□得一二人焉。為之眼目。猶貧□□□。□客衣珠。亦終於迷惘而已。苟得其□□。然承當大事。而幻軀易盡。實行就湮。如優曇千年一現。後此何由踵□。所以儒者勒之。傳志論贊。以垂來茲。其書傳則其人傳。其人傳則其教始傳也。大慈之入震旦也。雖云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然而列祖相承。諸宗嗣起。其入道之機緣。登壇之提唱。與涅槃之證據。至今猶若目覩此。覺範僧寶一編。與大川會元。同為梵林之龜鑑也。自是以降數百年來。音徽漸邈。幻津融大師者。為天童密雲和尚之孫。弘覺禪師之嗣。志趨剛果。機用弘通。建光明無畏之幢。紫籜之屨常盈。瑞雲之竿復竪。予時避亂緱城。特謁老人山中。昕夕咨益。偹悉婆心。雖經臣之見智海猶多未解。而死心之於山谷。則真第一相為矣。因得披讀所續南宋元明僧寶傳。旨深義朗。詞博論該。昔范蔚宗謂。遷文直而事覈。固文贍而事詳。舉而似之。洪公之後有融翁。殆即子長之後有孟堅。與末季烏藤白拂。濫觴已極。塔銘行實。稱述過情。乃前傳所編。僅八十一人。續傳亦不逾九十七人。誠慎之也。使諸方有所徵信不浮。則懸帝網之珠。光光互映。割師子之乳。滴滴皆真。紹往開來。祖燄重輝。豈獨如遷固之以史才見長哉。聞丁未秋。紫籜一炬老人。寢室獨存。傳稿亦飛入竹林獲兔。信乎。弘教苦心。為龍天八部護持。而其人其書之傳。固當無盡時矣。謹盥手為之序。

  南宋元明僧寶傳序人以文傳。文以時貴。其時為人不可忽之時。其文為時不可少之書。廣潤幻津禪師。常續南宋元明僧寶一傳。是矣。予因受政緱城間。甞私取而觀之。其書時之法。以宋室南遷。禪林剎竿亦俱南指。初政和間。有國者崇道而抑佛。自稱道君皇帝。以天下僧流。蓄髮加冠。號為德士。居道之右。及道君蒙塵佛。教復遭北金兀朮魔滅。凡在北叢林。無不穢辱焉。然幸禪宗知識。早圖南隱者。若不聞也。斯傳始自建炎丁未。歷畢宋世。應元主運而再興。又畢元順遜代。明之高帝成祖。昌隆法域。而沿流不止。于順治丁亥。共五百二十一年。非人之不可忽時乎。書人之法。始是佛燈珣。葢珣入寂于南宋之初。乃至虎丘大慧密菴無準中峰海舟密雲悟雪嶠信。為臨濟一宗。以弘智真歇自得暉全一溫天童如淨雪竇無印壽昌顯聖博山來輩。為洞上一宗。其斷橋雲門兩宗。無不錯綜其間。非時不可少之人乎。以人若此。以時若彼。其傳志之于功。與獲麟春秋鐵函心史。今古同揆。皆感時憤事。不得已而作之。大有關于道法之替興。宗緒之絕續。為不刊之書也。豈時節人文可同日語哉。予特序之。以徵其志。且表其功云 古閩霍童崔秉鏡。南宋元明僧寶傳序祖道東來。不立文字。正法眼藏。以心印心。如一燈傳燈燈續焰。世俗未免有起而疑之。仲靈嵩禪師。不獲已。乃撰定祖圖傳法正宗記。上之有國者。輙頒信於天下。由此綜集傳燈之書。亹亹間出。其文不一且繁。譬猶西竺分律部之為五。合而元之本乎一。禪師大川撮諸綱領。燈會其元。會元之出。燈史定矣。燈史既定。則所有言句。莫不起疴拯溺。更何疑滯而不氷泮乎哉。又覺範洪禪師。甞述僧寶傳。以為載之空言。莫如見其始終行事。而深切著明也。自嘉祐至政和。據師座者垂千輩。僅八十一人入其章次。其文[打-丁+亥]而精。圓而勁。合撒語之。則諸綱目無有弗備。所備者。祖師大統不易之道也。逮洪公之後。建炎以來。惟濟洞二宗法化於世。適明季英靈一時杰出。復有繼續統燈之刻出焉。之刻出。其近古之參差疑滯。似又莫能釋而定之。何也。其未有得於川之融覽洪之博綜乎。否則猶有所待而後定之乎。如近刻以海舟慈。先參萬峰。暮齡方謁東明旵。蓋萬峰謝世于洪武辛酉。慈於洪武甲戌年。始生蜀之成都余氏。投大隋山出家。名永慈。年二十八。東謁旵。得法後陸沉牛首。晦跡全焦。四十四歲。開法東山。閱三載。旵公沒。旵以衣偈差東明。住持明白菴。送至東山近刻以海舟名普慈。出常熟錢姓。脫白破山。年七十餘。方見旵訛哉。明矣。或字經三寫。烏焉成焉與。或別有所出。同其名號者耶。余以此質之大方。俱以近刻為然。復請天童吾師弘覺忞老人。吾師出智瑄智璽所立海舟永慈禪師道行碑示予。予疑始決。第不敏因採考宋建炎。以至明末五百歲尊宿。不可唐捐之實錄。將成帙。付弟子性磊。令拾遺補輯。共九十七人。目之南宋元明僧寶傳。俟命世賢明削而定之。余何敢專焉。紫籜沙門自融自序。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目錄

  佛燈珣禪師 圓通真際止禪師 智通深禪師 龍牙才禪師 (補輯)性空普菴主 (補輯)龍翔竹菴珪禪師

  (補輯)祖奇二首座 護國此菴元禪師 或菴體禪師 (補輯)文殊道禪師 (補輯)宏智覺禪師 真歇了禪師

  虎丘隆禪師 應菴華禪師 (補輯)大慧杲禪師 徑山大禪明禪師 (補輯)育王裕禪師 (補輯)道場全禪師 (補輯)華藏權禪師

  (補輯)道場辨禪師 (補輯)烏巨雪堂行禪師 慈化普菴肅禪師 天竺[仁-二+幻]堂仁禪師 (補輯)瞎堂遠禪師 湖隱漢顛書記卷五

  密菴傑禪師 育王堪禪師 (補輯)華藏民禪師 (補輯)徑山印禪師 道林淵禪師 白楊順禪師 徑山塗毒策禪師

  徑山無準範禪師 別山智禪師 淨慈斷橋倫禪師 徑山冲禪師 天目禮禪師 天童如淨禪師 (補輯)上都華嚴全一溫禪師

  伏龍千巖長禪師 (補輯)龍池寧禪師 (補輯)金璧峯禪師 (補輯)烏石愚禪師 (補輯)古鼎銘禪師 天界金禪師 性原明禪師

  (補輯)雪峯逆川順禪師 萬峰禪師 虗白旵禪師 東山海舟慈禪師 (補輯)福林度禪師 瑞巖恕中慍禪師 (補輯)松隱茂禪師

  (補輯)斗峰璋禪師 季潭泐禪師 天界慧曇禪師 (補輯)海門則禪師 雲居呆菴莊禪師 楚山琦禪師

  隨州龍泉聰禪師 笑巖寶禪師 (補輯)龍池幻有傳禪師 (補輯)幻也慧禪師 法舟濟禪師 (補輯)敬畏空禪師 壽昌經禪師

  博山來禪師 湛然澄禪師 天童密雲悟禪師 磬山修禪師 雪嶠信禪師 (拾遺)忠州聚雲吹萬真大師南宋元明僧寶傳目錄(終)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