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负责人说,下一步成都将继续充实体育教师队伍,推进学校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的实施,构建体育课、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一体化的“大课程体系”。将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考核区(市)县和学校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一所普通成都小学的“体育经”
三年时间 六年级学生平均身高增加了2厘米
从上午第一节体育课开始,一直到下午课外活动结束,每天,电子科大附小的操场上都不间断地活跃着学生奔跑的身影,或打乒乓或跳绳或循环跑,操场上始终保持着一番热闹的景象。
有调查数据显示,该校学生近视率较全国同龄学生低41.3%,“不仅是我这样说,很多全国的教育人士和专家来到我们学校考察,也很惊奇地发现了这一现象。”电子科大附小体卫处主任唐继成说。不仅如此,在对近三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的梳理中,老师们还发现,三年间,该校六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从2014年的153.03厘米,增加到了2017年的155.12厘米,总体上升2.09厘米,“这与加强了学生的体育锻炼是分不开的。”
唐继成说,五年来,学校体育老师的数量增加到了40多位,学校的乒乓球桌从200多张增加到了400多张,体育项目也不断丰富。学校还打破班级界限,实行了体育课“走班”,走班课程包括网球、乒乓球、国际象棋、健美操、篮球、足球、羽毛球、武术等。以四年级为例,体育走班选课就有10多门。学校不仅坚持了“每天一节体育课”,大课间活动时间也从原来的40分钟增加到了60分钟,“这些都为学生的体育锻炼提供了全面保障。”
体育课如何上? 学校自编7本体育校本课程教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