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四川和全国面临一样的窘境。”陈斌坦言,基础设施依然薄弱,通航机场网络尚在建设,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尚未完成,低空飞行服务体系处于规划阶段,通航飞机“飞不出去、落不下来”,企业处于“小散乱”的状态。
川航进军通航产业 筹建四川通航投资管理公司
“目前,四川航空器研发制造基础雄厚,产业配套体系完整。”与会专家认为四川具备发展通用航空的先天优势。同时,《四川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16—2030年)》已经出台,全省通航机场建设渐入佳境,一个覆盖全省的,相互交织、互联互通的机场体系将会形成。两个月前,四川启动低空空域改革,,全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顶层设计正在推进,四川通航发展的环境不断改善。
四川如何“迈坎破题”,抢滩通航市场?作为省政府航空产业的综合投资平台,川航集团拿出“硬货”——进军通航产业,年底前正式成立四川通用航空投资管理公司,着力将其打造为推动四川通航发展的产业平台。“借此聚集省内外众多通航企业,形成通航‘朋友圈’,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通航产业发展的‘原动力’。”陈斌说。
“市场主体将通过基金的纽带紧紧联系在一起,将形成1+1>2的发展格局。”陈斌介绍,下一步还将发起设立一只规模约为50亿元的四川通航产业基金,为通航项目的推进提供资金支持,为通航产业的发展探索各类成熟的商业模式。
未来四川的通航产业空间布局还将与四川五大经济区区域特点和未来发展战略相结合。具体而言,成都平原经济区将建设通航产业总部,重点发展空域需求小、特定资源要求高的高端通航产业;川南经济区重点发展实现川南机场“串飞”的短途运输,以及依托自贡通航产业园,推动以自贡为中心的通航制造业;在川东北经济区打造川东北中心城市与成都、西安等相邻大都市之间,以运输需求为基础的通航载体;在攀西经济区发展旅游、康养紧密结合的通航项目,打造攀西通航旅游网络;在川西北经济区建设运输、旅游、无人机项目的综合功能中心。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