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新闻:乐至探路生态发展 开辟山绿民富双赢路

发布时间:2017-10-18 17:58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乐至探路生态发展 开辟山绿民富双赢路由成都新闻网采编:...

四川新闻网资阳10月13日讯(凌鑫晨 图/文)“山嶂远重叠,竹树近蒙笼。”站在乐至县孔雀寺村文明大院的一角,映入眼帘的是山青水秀,乡村公路整洁畅通,农家生活丰富多彩……而这只是这些年乐至县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乐至的缩影。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乐至对“绿色”情有独钟,生态建设的步伐从未间断。同时多措并举,在环保的前提下切实推动解决川中地区“林多民不富”的发展难题。

乐至探路生态发展 开辟山绿民富双赢路

 
阳化河流域现代观光农业产业园区内湖景。  

10月11日,18家中省市媒体齐聚乐至,共同品尝乐至县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数十年所结下的累累硕果。

“石头城”变“先进县”

老县长领路,“荒乐至”改头换面成绿化典范

乐至探路生态发展 开辟山绿民富双赢路

 
老县长王隆瑛讲述乐至生态建设历程。  

乐至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地处沱江和涪江分水岭上,是川中丘陵的脊背。过去因缺水少树,水土流失严重,被人们戏称为“石头城”。

“我1959年毕业到乐至报到,那时候的乐至可以用三个字形容——穷、荒、旱。”在四川乐至国家林业科技示范园区中的加拿利海枣广场上,一位神采奕奕的老人举着话筒,有些激动地为记者们讲述着乐至旧貌换新颜的艰难历程。

老人名叫王隆瑛,是乐至县原县长,也是乐至生态建设的发起者及领路人。“那时候的乐至,荒到煮饭无柴可用,只能把床腿锯掉当柴烧的地步。没有树木,老百姓们的生活几乎退化到了石器时代,学生课桌、会场椅子板凳甚至连群众家里的柜子都是石头做的。”据王隆瑛介绍,当时的乐至森林覆盖率仅1.37%。由于生态失衡,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超过80%,干旱成常态,庄稼长期欠收,老百姓们生活水平低下。

乐至探路生态发展 开辟山绿民富双赢路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