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新闻:中国纪检监察报:东湖清风徐徐来(2)

发布时间:2017-12-11 20:20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中国纪检监察报:东湖清风徐徐来(2)由成都新闻网采编:《旧唐书》说,李德裕锐于布政,凡旧俗之害民者,悉革其弊。他在润州(今江苏镇江)为官时,发现当地崇巫之风兴盛,百姓有病不问医而是求神,更甚...

《旧唐书》说,李德裕“锐于布政,凡旧俗之害民者,悉革其弊”。他在润州(今江苏镇江)为官时,发现当地崇巫之风兴盛,百姓有病不问医而是求神,更甚者“有父母兄弟厉疾者,举室弃之而去”,任由病人自生自灭,其情实在悲惨。德裕欲移风易俗,请乡里有见识的人,去各家各户宣导巫祝不可信,倘有不听从仍求神问药、抛弃家人的,则绳之以法,如此“数年之间,弊风顿革”,百姓亦乐其美政。

李德裕曾担任西川节度使,前任节度使郭钊“抚理无术,人不聊生”。德裕到任后,从保境安民入手,主持修建“筹边楼”,将边境形势绘制成详图置于楼上,认真研究,从实际出发作军事部署,并加强练兵、夯实城池,取得了保境安民的重大胜利,让人民重新过上了幸福安稳的生活。

李德裕死后,后世对他评价甚高。唐代李商隐在为《会昌一品集》作序时将其誉为“万古良相”,近代梁启超甚至将他与管仲、商鞅、诸葛亮、王安石、张居正并列,称他是中国六大政治家之一。

王益(993-1039),原字损之,改字舜良,因在朝廷作过殿中丞,又称王殿丞。他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父亲。大中祥符八年(1015),王益考中进士;天圣五年(1027),任新繁知县,举家搬到新繁,当时王安石只有6岁。

王益品格如荷花,为人正直,为官清廉。任职期间,整顿社会治安,减轻刑狱,同时大倡文风,大兴教育,为当地培养人才。他为老百姓办了许多实事好事,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循吏。

有一年夏天,东湖水面开了并蒂莲花,当地人认为这是文风兴盛的祥瑞之兆。王益与民同乐,当场写了长达32句的七言诗《东湖瑞莲歌》,这首诗描写了东湖荷花并蒂开的秀美景色,并且希望友人新科进士梅挚为国建功立业。

中国纪检监察报:东湖清风徐徐来(2)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