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新闻:中国纪检监察报:东湖清风徐徐来(4)

发布时间:2017-12-11 20:20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中国纪检监察报:东湖清风徐徐来(4)由成都新闻网采编:梅挚以学起家,以吏为业。他与大文学家苏东坡交往甚密,苏东坡称颂他骨鲠。《宋史梅挚传》也说他性淳静,不为矫厉之行,政迹如其为人。平居未尝问...

梅挚以学起家,以吏为业。他与大文学家苏东坡交往甚密,苏东坡称颂他“骨鲠”。《宋史·梅挚传》也说他“性淳静,不为矫厉之行,政迹如其为人。平居未尝问生业,喜为诗,多警句”。

梅挚爱憎分明。他爱壮丽的山河、勤劳的人民,憎恨官吏贪赃枉法、横征暴敛、腐化堕落。在昭州为官时,他写了政论文《五瘴说》。《五瘴说》是他有感于官吏贪赃枉法而写的文章,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反腐檄文:

仕有五瘴:急征暴敛,剥下奉上,此租赋之瘴也;深文以逞,良恶不白,此刑狱之瘴也;昏晨醉宴,弛废王事,此饮食之瘴也;侵牟民利,以实私储,此货财之瘴也;盛拣姬妾,以娱声色,此帏薄之瘴也。有一于此,民怨神怒,安者必病,病者必殒,虽在毂下,亦不可免,何但远方而已!仕者或不自知,乃归咎于土瘴,不亦谬乎!

这篇文章短小精悍,只有120字,言简意赅地概括了与民争利、刑狱不公、奢靡享乐、侵民敛财、作风不正等五种官场“瘴气”,被誉为警醒为官之人的“官家药石”,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宋代学者张邦基的《墨庄漫录》、陈郁的《藏一话腴》都转述并高度评价此文。郭沫若读到《五瘴说》后,曾赞“梅公瘴说警人心”。

在今天看来,《五瘴说》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这千年前的政论短文,更可古为今用,成为党员领导干部规范自身行为准则的一剂古方良药。

念兹在兹,抚今追昔。东湖三贤的廉洁故事和清正廉明的精神,将滋养着我们的内心。东湖三贤传古今,缕缕清风徐徐来……(杨海龙)

中国纪检监察报:东湖清风徐徐来(4)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