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新闻:中国纪检监察报:东湖清风徐徐来(3)

发布时间:2017-12-11 20:20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中国纪检监察报:东湖清风徐徐来(3)由成都新闻网采编:梅挚则和诗赞颂王益治理新繁功绩:自公柅车(柅读nǐ,意为停止,古人常将新官到任称为下车)政克和,载途鼓腹腾讴歌。歌公用心日皎皎,不独于今古...

梅挚则和诗赞颂王益治理新繁功绩:“自公柅车(柅读nǐ,意为停止,古人常将新官到任称为‘下车’)政克和,载途鼓腹腾讴歌。歌公用心日皎皎,不独于今古应少。”诗的意思是自从王益来到新繁,全县政通人和,沿路都能听到对他的赞扬声,这样的清官不仅现在少有,古代也少有啊!

王益、梅挚莲歌唱和,在文坛传为佳话。后人为了纪念此事,便在东湖边建了一座瑞莲阁,从此荷花与清官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廉政的象征。

清光绪十年(1884),关西人段莹任新繁知县。他了解到这段史事,赋诗称赞王益“德被繁江培学校”,使得当地“至今科第有余香”。

王益任职新繁后,梅挚是第一位进士,至此之后,新繁就成了进士的“专业户”。宋代以降,共诞生40多位进士,至今亦人才辈出。古有元代良相张惠,明末清初学者费经虞、费密、费锡琮、费锡璜等,清代诗人杨宏绪、杨宏纲等,今有近现代教育家吴虞、吴君毅,生物学家张明俊,文学家艾芜,戏剧家刘川、于英,航空机械专家周继荃等,这些都表明了新繁文风厚重,民风淳朴,人民善于学习,东湖文化精神代代相传。

梅挚(994-1059),字公仪,与前两位不同,他就是新繁本地人。宋天圣五年考取进士,此后历任殿中侍御史、天章阁待制、龙图阁学士、右谏议大夫等职,还先后出任苏州、昭州(今广西平乐县)、滑州(今河南滑县)、杭州、江宁府(今南京市)、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等处的地方官。梅挚一生为官清廉,敢于直言上疏,宋仁宗褒奖他“言事有体”,即说话办事很得体。

中国纪检监察报:东湖清风徐徐来(3)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