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军事地质建设结出硕果,早日进战区、进军兵种、进基层部队,接到军事地质调查测量任务后,中队所有的钻机全开足马力,昼夜不停。官兵则连轴转。作业的官兵始终盯着液压仪有无异常反应,耳朵要在轰鸣的钻机声中察听有无异样声响。怕打瞌睡,官兵使劲掐自己虎口,都掐出血了。为保持清醒,副机长赵双平用“刺激疗法”,嘴嚼辣椒、别针刺腿,几天下来,他两个腮帮子辣肿了,两腿都留下一片青紫色针疤。可他顾不了这些,咬紧牙关硬挺着,生怕打盹时发生卡钻,贻误工期。
东北的初秋,大地仍然坚硬。钻机好像畏惧了这种寒冷,进度异常艰难。“以前掐天算,现在按秒过。”赵双平告诉记者。钻机一开动,就好比射出子弹,不能停歇,直至抵达钻探任务所需的深度。因此,钻探班的作息时间是4个班次每天循环,不管白天黑夜总有战友和钻机并肩战斗。本该轮班休息官兵为不耽误时间,都裹着大衣睡在钻机旁。超强度工作的疲惫,已经“淹没”了钻机的轰鸣。那天夜里,气温骤降,大雪突至。不久,一床“雪被”就覆盖在睡熟的官兵身上。但当轮班闹钟响起,官兵又像听到冲锋号一样,一跃而起……
“每天都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哪怕贪睡一会,都生怕一觉醒来误了事。”说起当时那种苦战的日子,赵双平记忆犹新。整整鏖战了二十几个昼夜,赵双平所在中队370多份岩心样品比原计划提前了9天送进化验室。而全中队官兵为此平均瘦了13斤,赵双平的体重下降了22斤。与这个中队一样,其他进入测区的分队也是昼夜不停苦干,都提前完成任务。
“不与时间赛跑不行啊!”黄金指挥部领导介绍说,由于我军军事地质调查测量起步晚、欠账多,与美、俄等军事大国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为此,黄金指挥部把早日为国家战略筹划、国防工程、部队军事行动提供地质技术数据,当作贯彻中央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重要举措,作为支撑备战打仗的“使命工程”来抓。从指挥部的将军指挥员到分队的普通士兵,人人立下了“与时间赛跑,早日把军事地质成果送入作战部队”的军令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