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间赛跑“跑”出了效率。前不久,3个中队分赴3个不同典型测区,执行不同的军事地质调查测量任务。3个分队采取定人定量定时定标准的“四定方法”,与时间展开了较量,全部提前10多天拿出高质量调查测量结果,提前挺进下一个测区。日前,21名专家对他们所有军事地质调查成果进行检验评估时表示,短时间内推出系列高质量的军事地质调查成果,不仅大大缩短了向战斗力转化的周期,还蹚出了多种高效快速调查测量的新路。
“生命禁区”采集地质数据
“哪怕丢掉性命,也不能留死角”
这样一个画面,永远镌刻在了四级警士长王保中脑海里。
那天,王保中带两个战士在西藏海拔5860米的某山口采样。高原的天说变就变,冰雹顷刻而来。三人虽相隔不足10米,但因冰雹过大,无法靠近。十几分钟,三人就被砸得鼻青脸肿,新战士余启锋伤势最重。王保中决定让战士何康保护小余,自己独自测量。
此时天色已晚,还下着雨,山陡路滑,斜坡旁就是悬崖。王保中也受了伤,体力透支,小余见雨越下越大,一把抱住班长腿,说啥不让班长去。王保中急了:“咱们军事地质调查数据是用于作战的,哪怕是有生命危险,也得完成探测任务。否则,将来部队用咱们采集不准确的数据执行任务,岂不是要冒更大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