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玻璃烧到1000多度不熔化,埋在地里几百年不降解,对环境危害极大。”王清华说,近几年国内废玻璃回收行业走了下坡路,公司玻璃回收业务已连续三四年亏损。以前公司一年最多可以回收废玻璃60万吨,回收队伍超过1万人,如今每年回收量只有20万吨,回收队伍只剩下五六千人。
原因:
回收体系无序、标准缺失、
技术落后
在生活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厂,经常可以看到堆在垃圾里的废金属、易拉罐、废板纸、旧纸箱等可回收物。近年来,大批回收从业人员流失、一些回收站点被行政部门拆除、居民交投废品不便……大量再生资源没有得到回收而被投进生活垃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难题亟须被重视。
业内专家认为,当前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低有多方原因所致:
一是缺乏专业、规范化的回收网络体系,无组织、无管理、不环保的小回收主体在整个回收行业中占较大比重。回收网络建设具有公益属性,但却长期被政府看成商业属性。因此,很多地区的回收网点,即社区回收站点以及分拣中心,没有纳进城市土地建设规划,常常被行政部门以不符规划为由被陆续拆除。
上海净通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东文说,在街道设置交投站、接收站很难,很可能会遇到居民不支持的情况。比如,湿垃圾处置厂地尤为难找。目前该公司每天可以处理70-80吨湿垃圾,可以将餐厨湿垃圾制成肥料,制成的肥料卖给园林绿化公司,销路不愁。但是这一业务想扩大规模,受到限制,找不到新厂地。
二是行业产品繁杂标准欠缺,部分品种甚至无标可依,给分类回收利用增加难度。
目前各地政府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但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就是,生活垃圾缺乏全国统一的分类标准和分类目录,普通大众不清楚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其他垃圾只能填埋和焚烧,哪些是有害垃圾需要专业化投放和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