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交警事故大队副大队长陆平介绍,电动自行车逃逸案件侦破难度大,车辆号牌监控上看不清,电动自行车的外观特征也不明显,唯一显著的特点就是,这些逃逸车辆的后座,大多有一只硕大的“外卖箱”。
正鉴于此,一些学者呼吁对外卖小哥的交通违法行为加强治理。“外卖作为一种全新的业态,需要新的社会治理方式,光靠企业自律是不够的。”南京城市治理委员会公众委员、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顾大松称,作为交通安全主管单位,交管部门应当提供更多的监管措施。
“外卖十规”要求限制抢单量
日益增多的交通违法违章案例,南京警方也在尝试突破管理“盲区”。9月20日,南京交管局推出《加强外卖送餐电动自行车管理的若干措施》,对外卖小哥的交通行为进行规范,并对平台方提出要求及建议。
上述文件共分十条,从准入门槛、监管、奖惩、安检、保障等方面,对平台及外卖送餐员作出要求。其中提出,企业要“主动调整现行的配送自由抢单模式,制定更加科学的任务分配机制。”
此外,企业可“限制一天任务抢单总量或在一个时间段内限制任务抢单量,给予送餐员工合理的完成送餐时间,最大限度避免因工单多、时间紧产生违反交通法规,引发交通事故的问题”。
南京交管局一名负责宣传的工作人员称,“外卖十规”系警方与外卖平等共建的一项举措。20日当天,警方与多家外卖平台进行商讨并听取意见。美团外卖安全管理部总监汪新晨表示,正在就“外卖十规”进行内部讨论,相关意见将在10天内进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