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姚建龙看来,很多国家对未成年人暴力实行零容忍原则。任何名义的暴力管教都是被禁止的。我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孩子不打不成器,对于管教孩子,现行法律对于家长还是留有一定的空间——法律禁止家长虐待孩子,但没有明确禁止体罚。
学校的老师是不是有惩戒权?在姚建龙看来,表面上是没有的,但是实际操作中老师不可能不管学生。豫章书院的案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就是,老师惩戒权的边界在哪里?法律的界限比较模糊。
“我反对把有网瘾、心理问题、品德不佳和学业不良的学生纳入类似豫章书院这样披着专门学校外衣的机构进行干预和矫治,这些本来就是普通学校该管的。如果学生有严重不良行为,符合法定条件,才可以进专门学校。”姚建龙认为。
他指出:“家长应该承担起监护责任,不能把管教孩子的责任丢给类似豫章书院这种学校。这类所谓的学校、书院更不能为所欲为。”
姚建龙坚持,应该严禁成年人在“为他好”的名义下,去伤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所谓“差生”,为什么父母管教不了?姚建龙指出:“这是学校的管理能力和家长的教育能力有问题,是成年人的无能。不能因为学校和家长出了问题,用让孩子‘吃药’解决,这是基本常识。”
如何教育家长?他观察到,国内一些地方已经推行了强制亲职教育,也就是教父母怎么履行家长职责,做一名好家长。
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孙宏艳看来,与其说孩子“生病”不如说“教育生病”,如今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只是关心孩子的分数。
地景 小区居民 可食植物 种植 黄瓜 菜园子 书院 认养 蔬菜瓜果 长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