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驿新闻:机器越来越像人了!是要“砸饭碗”还是"造饭碗"?(2)

发布时间:2017-12-23 20:45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机器越来越像人了!是要“砸饭碗”还是"造饭碗"?(2)由成都新闻网采编:从这个角度讲,巨头们对人工智能的热情,正在于人工智能降低了人与机器的交互难度,伴随人口红利期的结束,互联网竞争进入下半场,交互门槛的降低...

  从这个角度讲,巨头们对人工智能的热情,正在于人工智能降低了人与机器的交互难度,伴随人口红利期的结束,互联网竞争进入“下半场”,交互“门槛”的降低意味着可以让包括儿童、老人等人群纳入新用户。

  智能音箱产品的走红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百度、阿里巴巴、小米、科大讯飞纷纷加入智能音箱争夺战。猎豹移动CEO傅盛说:“拿我们的小雅音箱来说,谈不上多智能,但它好用,小朋友不会打字,也可以和它交流,直接跟它说我要听什么故事。”刘松同样表示:“与键盘相比,手机触屏便于操作,让用户规模增加了几十倍,人工智能则带来了新一代的交互,只要能说话,就可以和机器交流,这种交互更具有普惠性。”

  视频网站YouTube上的自动字幕则是另一个降低交互门槛的故事。谷歌大脑负责人杰夫·迪恩表示:“通过机器学习,我们给超过10亿个视频自动加上字幕,让世界上近3亿聋哑人可以知晓视频的信息。”

  交互方式的变化,也意味着人工智能更有效率地连接着人和信息。傅盛表示,人工智能是大连接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就像汽车提升着出行效率一样,人工智能也在让更多人更容易找到需要的信息”。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告诉记者:“对话式计算是计算领域的下一个伟大转变,它将人类语言的力量与机器学习的智能结合在一起,能应用在所有人机交互领域。我们期待人工智能对话成为人们发现和获取信息并完成工作的新渠道。”

  “砸饭碗”还是“造饭碗”

  当机器越来越像人,能够做人的工作,这是否意味着它们会抢走人类的饭碗?

机器越来越像人了!是要“砸饭碗”还是"造饭碗"?(2)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