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各种水果的种植,这里还专门开辟出一块面积约5亩的苗圃进行新品种选育,目前已有80多个品种、120余份材料在这里落户。“在学校的科技成果要想得到更好的转化,仅靠学校的一点试验地是不够的,在这里,我们有了这个基础。”吕秀兰表示,基地还着力在新技术的运用和推广上下功夫,有机肥施用、标准化种植、果蔬套种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引领了当地农业发展,周边前来“取经”的村民络绎不绝。
而这400亩基地发挥的作用还远远不止于此,吕秀兰、张利带的研究生、本科生们也纷纷加入到实践中,下一步,基地还准备与西河镇和区农林局合作,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为当地农民开展现场教学。
院地强合作
农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大动力
白肉枇杷示范园100亩、桃新品种示范园120亩、桃花博览园20亩左右,位于成环路旁的四川蔷果园艺基地,正是我区近年来加快推进水蜜桃新品种换代的“苗圃”,从2015年建立到2017年底,以该基地为依托,已在全区推广种植晚湖景、春蜜等新品种水蜜桃上万亩,为龙泉驿水蜜桃有机更新作出了积极贡献。
这片基地的技术支撑,来源于四川省农科院桃种植专家陈栋和他的团队。多年来与龙泉驿合作的成果,让他有了建立基地,大面积推广运用新品种、新技术的想法。而他的这个想法,与我区大力引进人才,加强院地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路不谋而合,2015年初,这块占地近300亩的基地诞生了。
以“科研院所+基地”的模式建立的这片基地,因为有了强大的技术动力,其在白肉枇杷、黄肉型蟠桃、晚湖景等新品种水蜜桃的选育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一方面,专家们在这里选育出最适合本土生长的水蜜桃品种,另一方面,通过技术指导迅速推广到龙泉驿范围内栽种,缩短了新品种从科研机构研究到田间见效的时间,大大提高了龙泉驿水蜜桃的市场竞争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