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龙泉山将由生态屏障提升为世界级品质城市绿心和国际化城市会客厅,届时,将助力成都以更开放和包容的姿态,吸引到更多人才和资本,“成都的硬件设施、交通路网、物流网络、城市地位都会越来越高,经济发展水平也更好。”
俞学良以吉利在成都的发展历程,说明城市产业、生活环境的改变,“我们所从事的汽车产业,当时只有一汽-大众,且只有两个工艺,主要是组装,规模跟现在差别很大。”
“我们2009年开始建工厂,不到一年就建成了。”吉利在成都也创造了“成都速度”。发展至今,成都已经形成汽车产业生态链,企业进来了——丰田、神龙等相继落地,本地的汽车企业也上去了——四川野马等本地车企涌现。“到现在,龙泉驿区的汽车产业已形成很大的产业链,正在构建生态圈,促进整个四川省的汽车产业发展。”
看好成都未来
布局新能源跑车、赛车场、学校等
对于总规里关于产业的定位——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吉利以产业布局表达“成都信心”。
俞学良介绍,吉利目前正在改造扩能经开区工厂,“去年4月奠基,我们要建一个新的30万产能的工厂,现在的工厂只有10万产能规模。今年年底工厂就可以建成,明年就能出产品。”
30万产能,对汽车产业来说,是一个中等偏上的规模。但这仅仅是吉利布局成都的冰山一角,“我们整车制造在龙泉驿区板块,我们还有新技术新产品引进、吉利学校进驻等。”
在龙泉山西头,吉利BMA乘用车项目已经开工,包括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厂房,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估算用钢量2.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