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甘孜之前,李建军是成都市华川中学教导处主任。2017年8月,他申请成为龙泉驿区对口援甘第四批援藏教师,来到甘孜县民族中学支教,为期一年。
一年期满以后,是走是留?李建军没有过多纠结,他发现自己喜欢上这个地方了,这里的人们如此纯净、质朴、热情。“我要把更多的教育理念留在这里,让它们在这里落地生花!”有了这个念头,李建军又一次提出了申请,并顺利成为龙泉驿区第五批援藏教师之一。
为了还愿
给新学生带来了错题本
今年8月23日,龙泉驿区第五批援藏教师一行20余人浩浩荡荡赶赴甘孜县城。当一车人都在为高原美丽风光进行感叹或担忧身体高原反应时,同车的李建军显得很是轻松。因为过去的一年时间,已经让他对脚下这片土地再熟悉不过了。
9月1日开学的第一堂课,李建军给他的学生带去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每人一本错题本。李建军说,这个错题本是为了弥补他对上一届学生的“亏欠”。
据他回忆,曾经有一次,他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任务,那就是每人买一个错题本,将错题整合起来以便于复习。结果第二天,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人买到错题本。“偌大的县城,居然买不到一个错题本?”这件事让李建军大吃一惊,他在意外的同时也当场向学生们许诺:如果再回来,一定让自己所教的班级人手一本错题集。
“再来大概是为了还愿,我做到了对学生的许诺,我很高兴!”李建军边说边翻出了一封2018年毕业生写给他的感谢信。“感谢您能上海拔3500米的高原,为藏区孩子贡献您的知识,您的一切;感谢您在我们最无助、最需要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时,及时伸出您的援助之手;感谢您陪我们度过最难熬的岁月,正是因为您的一切,才让我们顺利通过高考,迈向梦想大学……”信上的字迹工工整整,信的末尾,签名密密麻麻。
李建军说,正是这封信,让他决定留下来,他经常会把这封信翻出来看,尤其在高原艰苦难耐的时候,这封信给了他极大的鼓励。
语言问题
多种尝试突破心理障碍
尽管是第二次来支教,但当新的支教工作展开时,李建军还是碰到了跟第一次一样的难题——语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