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来的支教老师经常会跟李建军提起,学生汉语能力欠缺,与藏族学生交流存在语言困难,尽管台上的老师讲得生动,但学生却无动于衷,不仅交流效果不佳,教师也很有挫败感。李建军知道,让藏族学生头痛的学科当属数学了,加上语言的问题,他感到了同上一次支教一样的压力。
“教育是爱的事业,是可以超越语言。”李建军认为,要过语言关,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的心理问题。所以,上第一堂课李建军便让孩子们写下高考中数学的理想分数和对数学的期望。
李建军感言,当拿到孩子们写下的高考理想数学分数时,他心里确实凉了半截,因为绝大多数学生的分数仅仅四五十分。“但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不自信却渴望知识的眼睛时,我开始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李建军说,从那开始,他经常给孩子们打气,他告诉孩子们,数学并没有想象中的哪么难,只要跟着李老师来,一切皆有可能。
由于只身在藏区,李建军有了更多的时间与孩子们交流,他一有空就会到教室逛逛,与学生谈心交流,认真开导他们;在上课时,李建军也尽量保证语速慢一些、讲解细一些。没想到一个月下来,孩子们慢慢跟上了他的节奏,对于数学也比以前自信了许多。
藏区学生基础差,但他们仍使用全国教材,要完成教学大纲要求,参加全国统考,难度很大。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吸收课堂知识,李建军开始改编起了教材和习题。他将简化概念引入课堂,分解知识点,强化习题练习,从而达到稳步提高的目的。“最重要的是找出哪些知识点学生能够掌握、容易掌握,再对照每位学生,看他是否掌握,然后有针对性地反复进行辅导、练习,直到掌握为止。”这是李建军自己研究出来的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