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至9月两个月以来,全区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多次深入辖区企业,组织开展次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的专项检查,进一步加大了对重点行业企业、重点生产经营单位的查验力度,提高查验率。同时,此次专项治理行动将重点对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情况、证书来源及证书的真实性进行查核,并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纳入日常监督检查中。
此外,区政府安办还会同公安、市场和质量监管、网信等部门开展打击假冒特种作业操作证专项治理行动,严厉打击伪造、变造、买卖特种作业操作证行为,严厉打击非法违法假冒网站,倒查假冒证书获取渠道、造假制假窝点。并建立专项治理行动情况曝光制度,及时曝光查处的假冒特种作业行为。
“强化责任追究,持续推进专项治理行动落实。”区安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生产经营单位不落实主体责任,对本单位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情况不认真查验、不处理的,将依法处罚;对伪造、变造、买卖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生产经营单位,使用伪造、变造、买卖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从业人员以及故意使用持假证人员的生产经营单位,将从严从重处罚,并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链接:
1.什么是特种作业操作证?
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以特种作业目录的形式规定了特种作业的范围,包括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等10个作业类别54个操作项目,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从业人员即为特种作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特种作业操作证由应急管理部统一式样、标准及编号,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2.假冒特种作业操作证查询网站从何而来?
本报讯(记者彭体)按照省市纪委监委的统一部署,连日来,区纪委监委不断压实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主体责任,督促区发改局、区住建局、区卫健局、区医保局等责任单位,聚焦工程招投标...